搜尋[澎湖‧妳的家]

顯示具有 五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五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6月 10, 2008

澎湖塔之徑~馬公市


馬公市石塔所在地

以下資料整理自硓古石季刊8(1997.9) 我尋找的標的物是硓古石季刊的資料。 本篇就說說馬公市的石塔吧,其實馬公市的石塔都很好找,只有嵵裡的較難。
為什麼嵵裡石塔難找呢?因為據書上說明,嵵裡石塔已半毀,然而在我實地去觀察,我覺得是全毀了吧。問了三位在地人,都說他們住在嵵裡卅幾年,也沒聽過有石塔,那天下著小雨,沿路迎面而來年約六十以上的老阿伯說,嵵裡當然有石塔啊,問要問像我一樣老伙仔啦,老一輩的人才知道。他指著後面傾倒的石塔(說真的,我看不出來它是石塔),眼神泛著光輝,他說到,這石塔上百年囉,從我小時候我阿公的那時就有了 o_o 果然~文化是要保存下來,又告訴我小小的傳說,你知道這石塔做什麼用嗎?我把書上那套背給他聽,說破風水,他說沒錯,不過這是有小小的神話傳說,因為上社(五德)有雞母(五德舊名雞母塢)而嵵裡是蜈蚣,所以要放石塔來破,哦~我懂了(後記:其中我發現硓古石季刊中的資料~西衛石塔及大案山平安寶塔與實際不符)。

馬公市
西衛,八層圓塔,葫蘆頂,朝東北,具破吼門、辨識航道。(PS. 不知是不是書繕打有錯,我怎麼算都不是八層圓塔,外加葫蘆頂(不計),若將置頂物計為一層為九層,而石塔多半以"九"代表久,故我會想將其列為九層圓塔

乾潮與漲潮-西衛石塔    

後窟潭-凌霄寶塔,九層圓塔,葫蘆頂,具鎮煞、辨識航道。

後窟潭石塔

大案山-平安寶塔,九層圓塔,葫蘆頂,朝西,具平衡地理、鎮煞(案山北牛頭山為鼓,此塔為鐘)。(PS. 不知是不是繕打有錯,我怎麼算都不是九層圓塔,應是層才對,加葫蘆(若算兩層)共九層

大案山-平安寶塔

鎖港子午塔(南北兩座)九層圓塔,朝東北,具鎮煞、當靠山(早期較小,之後加高)。

鎖港子午塔(左圖為北子塔,右圖為南午塔)
相關文章:Sunday, March 11, 2007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介紹文

嵵裡,圓錐形,具破風水穴(毀損)。

嵵裡石塔(已毀損)

安宅,圓錐形,朝南,具堵水沖。

乾潮與退潮-安宅石塔

ps. 下雨天騎車穿雨衣去找石塔還真累啊~~ :D 請縣長頒獎給我 :) 哈!

以上若還有網友還知道可以留言告訴我 :) 若有錯誤也請不吝指教。
部份資源來源(硓古石季刊8)、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Thursday, June 04, 2009 澎湖塔之徑~七美鄉(上)
Friday, August 22, 2008 澎湖塔之徑~白沙鄉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初探小門三角石
Friday, June 13, 2008 小門的三角石塔
Thursday, June 12, 2008 澎湖塔之徑~西嶼鄉
Wednesday, June 11, 2008 澎湖塔之徑~湖西鄉
Tuesday, June 10, 2008 澎湖塔之徑~馬公市
Tuesday, June 10, 2008 澎湖塔之徑
Tuesday, April 08, 2008 澎湖石塔
Sunday, August 19, 2007 2007/08/13 西嶼(IV) - 內垵 塔公塔婆、觀音山
Sunday, July 29, 2007 西嶼外垵 東、西三仙塔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澎湖西嶼 東、西三仙塔
Monday, February 05, 2007 西嶼外垵 東三仙塔及西三仙塔
Sunday, March 11, 2007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介紹文

星期日, 12月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2007.05.13. 虎井桶盤 GPS 路徑圖

約十點四十四分來到了南進指揮所的入口處,那邊牆上掛著參觀須知。其實,坊間有人說這不是南進指揮所,但有人說是?至於是不是?我不是建造者,也不是史學家,輪不到我說話,不過,我不覺得它是什麼指揮所,但是被蓋成這樣,我必須說真的很醜,在心中,就是把它當成是地下碉堡就好,反正虎井現在又不是戰地,且這指揮所也沒列入文化資產,所以我就把它和雁情嶼的碉堡歸為一類。就單純下去走走罷了,不過畢竟這是虎井的第二景點,所以去看看是必要的!

參觀須知
為維護原始設施風貌,內部光線反差極大,請小心慢行。
請注意設施高度,小心頭部碰撞,避免推擠危險。
請勿奔跑、亂丟煙蒂、垃圾、吐檳榔汁等污染環境行為。
請勿於牆壁彩繪、塗鴉、留言及其他破壞景觀行為。

10:44 被掛牌稱為南進指揮所的地下碉堡

裡面頗暗,不過可以藉由四周可望到外面的窗口看到外面的景觀

中央通道貫穿指揮所,通道兩側再分隔為數個小房間,作為會議室、寢室、庫房

指揮所內外

左:南進指揮所出口 右:南進指揮所說明文


南進指揮所
無法前進的軍事遺跡  
  傳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將
領山本五十六為侵略南太平洋,在此
地建立一座堅固的地下堡壘-南進指
揮所,作為日軍南進的指揮中心。
  指揮所呈狹長形,內部以一狹長
的中央通道貫穿,通道兩側再分隔為
數個小房間,作為會議室、寢室、庫
房等。臨海面有一座監視堡壘,可監
視海上的活動。
  為避免指揮所遭轟炸損毀,故於
西嶼及五德各設餌砲一座,誘騙美軍
轟炸,因而保存了指揮所的完整。


指揮所附近的建築

另外,指揮所山下,也就是西山西南邊突出的地名-「吃落」我覺得翻成「吃流」比較有趣,也就是退潮的意思,老輩居民表示這裡為海岸退潮的起點,因為是時水流方向是東南流,而且潮急,故以往搖櫓時代經此北上返港的漁船要逆急流而行,非常吃力,相對於「吃落」水退潮的起點,另一個就是漲潮的地點,這位於西山東南角名叫-「煙墩下」,命名由來或與清朝時代在此設「煙墩」有關(* P.168)。

指揮所附近的建築及零星的墓地,看起來蠻有發展的前景,可惜這裡是離島,不然這做生存遊戲據點好像不錯,接著我再往南偏東的方向走,想說可以很順利走回漁港,想不到沒路了,-_-至少是沒大馬路,泡菜說有小路還是可以走回來,是外地旅客的我,就決定不浪費時間了,趕快下山回到碼頭。

虎井西山眺東山

虎井一隅

在西山頂眺望遠方及俯看腳下的村落,不過,太久沒來虎井不知道西山沒有所謂的環島道路,差一點來不及回來搭交通船。從儲存槽一路邊走邊跑回碼頭花了不到三十分鐘,還背著一堆東西,汗流夾背的殺回漁駐所,好在跑的快,到了電信機房時才11:16。

虎井介紹文


虎井
Huching
虎井嶼位於桶盤嶼南側,為澎湖第七
大島。有軒昂雄偉的柱狀玄武岩景觀
,另由於崖下海域澄澈秀麗!昔有-
虎井澄淵美景之名,最為人稱道的當
屬-沈城之謎,相傳十七世紀荷蘭人
曾於島上建有城堡,後於戰火中沈沒
海底,近來雖屢有學者前往探勘,但
迄未有重大發現,依然是百年來的不
解謎團。

Located south of Tungpan island, Huching island is the seventh largest island in Penghu, Known for Huching Clear Waters, it has a magnificent view of the beam past basalt and crystal clear seawater seen from the cliff. The best-know story is the mystery of the sunken city; legend has it that the castle built by the Dutch in the 17th century sunk to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during the war.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area without any major discovery. It remains an unsolved hundred-year mystery.


吃得頭好壯壯的貓咪

虎井沒有大貓,但小貓可就多囉,常可以見到貓咪趴在水泥地上吃東西。
短暫的重訪,十一點半時我就準備搭船回到馬公了。因為時間不夠,根本無法好好的走走東山,所以西山也只能急急忙忙的匆匆一撇。像「水仙宮」也沒能拜訪,也沒到虎井的兩個學校晃晃。虎井東山有幾個有趣的地名,我就在此寫一下吧。
「南勢灣」,東山南方的地名,之前提及虎井的「鼻」是指突出的地形,而「灣」或「彎」及「垵」就是指凹入地形,「南勢灣」就是南方凹入的海灣,多位長輩表示小時曾親睹其地有一穴,深不可測,然三、四十年前崩塌,不復見。(* P.169)
「鵝豆頭」,我比較喜歡叫它「鵝鼻頭」在之前我有寫到這裡算是澎湖天險之一(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澎湖六天險 - 「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鼻頭、五潭門、六東吉」),此處為東山最東邊,是軍事區,虎井沈城的傳說就在前面的海底,退潮時搭小船較能看清,然水流急有漩渦,東山像隻禽鳥,此名稱由來可能是禽鳥頭部之意。(* P.169)
「石壁」,東山東北方地名,是軍事區,海岸上去是斜坡,斜坡上是一大片陡峭的岩壁,其上有許多相通的坑道,以前有駐軍,現已荒廢成為遺跡。(* P.169)
「大灣」,東山北方的地名,因為是一大凹入地形,故名,此地山崁下有大片平坦地面,三、四十年前人口增多時(近兩千人),本擬在此另建村落,但日後人口大量外移而作罷。(* P.169)

虎井國小 以下資料擷取自虎井國小網站
民國21年 馬公公學校虎井日語講習所
民國29年 改稱馬公公學校虎井分教場
民國34年 改稱馬公國民學校虎井分校
民國35.02.01 奉准獨立改稱虎井國民學校 
民國57.08.01 奉令改稱為虎井國民小學

虎井國小網頁中,有更多有關於虎井的鏈結,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看,虎井地名由來虎井沈城虎井海域釣場虎井的廟神虎井交通

中正國中虎井分部 以下資料擷取自中正國中虎井分部網站
民國五十七年     學校成立。
民國五十九年     於五德里設立澎南分部(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獨立)。
民國六十七年     設立虎井分部。
民國八十二至八十五年 學校因老舊關係,於八十二年、八十四年分兩期進行校舍重建,
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完成一座中庭綠草如茵、歐式壯麗建築物。

想到這裡,我又想到虎井的兩所學校:虎井國小及中正國中虎井分部,皆為迷你學校,去年虎井國小全校學生僅11人,教職員加工友,卻有9人。而鄰近的中正國中虎井分部,更僅有5名學生及6名老師,都面臨廢校的隱憂,但地方上普遍反對,希望保留學校,不過我一直在想,這兩所迷你學校真的能再撐幾年呢?想想在虎井嶼曾是漁產量最多的漁場,如今因為資源大減,島上居民紛紛遷移它鄉,預料在可見的未來,虎井嶼將可能變成無人島。

左:虎井衛生室 右:虎井里村落

離開虎井

左:桶盤嶼福海宮 右:桶盤嶼碼頭

左:桶盤嶼衛生室 右:離開桶盤嶼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 現在閱讀本文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星期四, 8月 23, 2007

澎南的美麗沙灘-山水沙灘


山水印像

山水,2007.05(粉紅)及2007.07.(粉紅外) 旅遊路徑圖

山水澎湖本島最南邊的美麗沙灘。從高雄搭機往馬公機場飛當準備下降時,第一個可以看到的美麗沙灘就是山水,當然,澎湖很小,一樣可以看到隘門林投嵵裡等沙灘。
提到山水沙灘,就一定會提到嵵裡沙灘,一樣是美麗的沙灘,但是,現在卻是兩樣情了。
不過這篇的主角是山水,那麼嵵裡的部份就請閱讀(Saturday, March 17, 2007 嵵裡妳的家 一個光茫漸褪'細腰'海灘的村落(上)嵵裡妳的家 一個光茫漸褪'細腰'海灘的村落(下)

山水的地理位置是在澎湖本島的南方(一般稱澎南),東臨鎖港里,西鄰井垵里,西北和五德社區交壤,東南就是澎湖水道,是馬公市的一里。
山水里早期稱為豬母落水豬母落水社),日治時期改豬母水豬母水鄉)之後改豬母水,光復後改珠江,但未被喜用仍私下叫豬母水澎湖設縣之後和雞母塢(今五德)合併稱水塢里,最後地方自治獨立改名,改稱山水*。

山水沙灘海堤上的椅子 2006/8/16 PM 2:13
這椅子是近一、兩年來可以讓我聯想到山水沙灘的一個景物,至於說為什麼?我也說不出來,所以看到這一幕,我就會想到~山水

去年冬天2006.11.30. 來到山水,發現又在大興土木,不過看這樣子像建花園等,但是心中有個疑惑,建這個東西在海堤下做什麼?今年2007.05.14. 回到澎湖,再訪山水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在建這東西...不過希望使用的遊客或民眾好好的愛惜水資源。

2006/11/30 PM 4:45 在建什麼?

2007/5/14 AM 10:45 原來是綠化及淋浴更衣室,右圖的水龍頭,在我那次去時全部去開,但沒有一個有水,不知是還沒做好還是? :D


以下兩張圖一個是在冬天拍的,一個是夏天拍的,不過都是我對山水的印像,山水~就是要有山有水啦。

2006/11/30 PM 4:47(左)2006/7/28 AM 10:49(右)

走向豬母水山(左)由近豬母水山的海灘處反眺沙灘(右)

2007/5/14 AM 10:52 在沙灘上寫下 07.05.14. etc(右)

今年(2007.05.14.)再到山水時拍的,對嘛!這才是我喜歡的山水。

2007/5/14 AM 10:55 是誰偷了我的腳印?

這次的主要目標是打山頭,也就是至高處的廢棄軍營。

看到那麼清澈,還真想直接"跳海"

經過這美麗的海崖(左)就可以看到右圖的景色了

最後來所謂的軍事重地(右圖,上面寫的,軍事重地)小崗哨貼著十五戒(如左圖)-
1. XXXXXX岸(卝進港)之可疑目標。
2. XXXXXX航速不定曲折航行之可疑目標。
3. 進入盲區之可疑目標。
4. 航至港口附近突然轉向之可疑目標。
5. 聚集分散後向岸際航行之可疑目標。
6. 突然出現之小型目標可疑目標(舢舨膠筏)。
7. 航向內河之目標。
8. 沿岸航行之目標。
9. 徘徊航行之目標。
10. 緝私艦艇接近訊速脫離之目標。
11. 由外向內之目標。
12. 滯留不動之目標。
13. 兩船相遇或一光點滯留不動之目標。
14. 目標光點時無時有出現之航跡。
15. 進入港口之目標。

我想若阿兵哥從這哨位來看海灘美女一定很.....,不過,現在這福利沒了 :D。
說到這個,又讓我回想起夜宿山水沙灘的往事,又一肚子火。
唸書時,有時會跑到山水沙灘睡覺,也不算睡,就是半夜跑去,看星星,聊天,一直到四點前往裡正角看星星,因為裡正角更暗,聽到的不僅是海濤還伴隨著蟲鳴,聽覺效果不同。然後日出時間快到時再殺到菓葉海堤,爬上去等日出,這就是我常做的事。
大學畢業後,回到澎湖住時,有一次夏天,我帶了家當,哦!不!是薄夏被單,就跑去山水海灘,找到一個最佳的位子,可以看海,也可以看到漁火點點,星星更是滿天星斗,蓋上被子,把頭包起來,只露出兩顆眼睛(不然沙子會跑到耳朵),兩腳插到沙子中(以免蚊子咬),其它部份就是被子覆蓋,看著看著睡著了..... -_- 太舒服了。
沒多久,被一陣吵雜聲吵醒,我動了動身體,不理它,心裡OS著,搞什麼,看星星就看星星吵什麼吵,真煩。沒多久,就發現有探照燈往我身上打,我火了,翻側身,繼續....心裡又唸著,搞什麼啊,找東西也不用照我啊,接著,就聽到無線的聲音愈來愈近,這時燈就打在頭上了,我還是不理它,聽到他們的對話,我知道是海巡或是阿兵哥了。不過一樣~裝死,不理他,直到走到我身邊,拍拍我,問了我一些話,像你哪裡人,在這做什麼....詳細對話忘了,最重要的,我記得很清楚,他告訴我。沙灘不能睡覺!!
我也有反問為什麼,但我真忘記他說什麼了,當下只覺得很好笑,為什麼沙灘不能睡覺,是為安全著想嗎?哪條法律規定沙灘不能睡覺,這又不是保護區,再說我睡的距離離海還超遠,又是大夏天的,綠蠵龜也很少來到這麼高的地方下蛋。更好笑的是,他們告訴我,要睡可以,要上堤防睡,我心中在想,媽呀,水泥堤防那麼硬,我又不是笑A,叫我去水泥堤岸睡,有沒有搞錯啊?冬天叫我來沙灘睡,花錢請我,我也不要來,夏天叫我上堤防睡 -_- 若是你,你要嗎?不過後來想想,跑到沙灘睡覺本來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舉動",只好收拾收拾回我住的地方睡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來山水沙灘睡覺了 :D 剛看了15戒,或許我是"12. 滯留不動之目標。"哈,不過滯留不動之目標應是船才對,無聊,當發發牢騷好了。

要到這至高點,若是從沙灘走過來,要走過許多不是很好走的路,像我就經過壕溝、仙人掌。

最終,來到這裡,這就是今天來山水的目的地

從高點往下看的山水,美的不像話。

這裡也有個崗哨,看這哨內還有國畫,我真服了我們偉大的國軍,不過,若是國軍弟兄畫的,我覺得應該頒個獎給他,因為真的有天份,畫的不錯耶。

往西走就能看到一些人常說的私房景點,鱷魚岩,是個釣魚的好地方,至於像不像,就憑看倌的想像力了,當然這裡還有個吼洞(豬母籠),不過實在看不出個特別之處,所以就沒拍了。
往回走了,一樣的,要穿過那難走的坡道,走下沙灘,來到山水的溼地。

山水溼地 ,有隻白鷺在那

左看看,右看看稍做休息之後,往觀星公園出發吧,至於為何叫觀星公園?我不知道,或許是看星星的地方吧,那地勢較高,我想看星星、日出,吹吹海風應都不錯,不過現在觀星公園還沒算全部整理好,所以還是要小心點。


由觀星公園遠眺山水沙灘

從觀星公園(右)俯看山水漁港及山水沙灘(左)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