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顯示具有 桶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桶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六, 6月 24, 2023

久違了,東吉!(上)

自從東吉嶼成為國家公園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服勤值班😑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是臺灣自2015年前最後一座(第九座國家公園),成立於2014.06.08,也是第二座海洋型的國家公園,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同為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管理。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旅遊行程和澎湖南海旅遊行程不同,島嶼標的物完全不同。
澎湖南海:一般來說係指:桶盤虎井望安七美四島,偶有人會將望安以東的將軍澳或以西的花嶼也納入;但一般來說係以上述四島為主,行程為一日,行政區涵蓋馬公市望安鄉及七美鄉。
南方四島:一般來說係指:東吉西吉巡航、七美,東西嶼坪,行程為一日。除了七美之外,其餘行政區為望安鄉。(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是指 以東西吉、東西坪 四座島嶼為主含附近礁岩大大小小共13座)行政區均為望安鄉,並不包含七美

星期二, 6月 04, 2013

世界最美麗海灣~澎湖之美 攝影比賽 成果展 看板

話說六月一日到台北參加國家公園的活動,來到了台北火車站,在車站大廳看到了"世界最美麗海灣~澎湖之美 攝影比賽 成果展"就往前看了一下...

當我看到了這個看板,我就傻眼了。
澎湖簡易示意地圖
 您看到了什麼了嗎?

星期一, 9月 17, 2012

澎湖內垵的潛力景點之一《西嶼西堡壘》

東昌營區西嶼西堡壘),應該是未來西嶼鄉的潛力景點之一,其實內垵村的牛心灣這附近有許多的軍事史蹟,每一個都有其歷史價值,因為澎湖地區自古就是軍事要地,所以軍事史蹟資源相當豐富,所以相關主管機關應進行全面調查,並依文資法辦理「古蹟」或「歷史建築」登錄,不要再讓寶藏變寶」,讓它們淹沒於荒草之中,建議打造澎湖戰地園區的一個點(可涵蓋馬公市金龜頭、西嶼東西台等及望安等)~內垵戰地紀念園區
天然的植物穹頂

星期六, 10月 29, 2011

2011.09.04. 回澎湖 (IV) - 東吉島

今天,是南海行的大日子,一早吃了校長夫人準備的豐盛早餐,便和校長從濱海公路環海直奔南海旅客中心,準備前往拜訪南海諸島。
一路上和校長聊著不知今天的能見度如何,我們共同的說出:"可能不佳,但是應該沒什麼風浪"。是的~迷曚的霧氣,註定了沒有藍天白雲的美麗照片,雖然有些失望,但這樣才能驅動再次拜訪的動力啊,不過;能夠前往夢寐以求的三座三級離島,真的很棒啊!謝謝校長及一起旅遊的老師及朋友們 :)
東吉島燈塔

星期四, 5月 14,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下)


在寮仔口遇到的小狗

在閒晃中看到位於寮仔口附近的村民聚落處有條狗,對著我看...這讓我想到東嶼坪的故事,雖然很久了,但印象仍是很清晰。那狗"黑仔"陪我逛東嶼坪,而不知道這小狗有沒有興趣陪我一遊呢?答案很快就揭曉了 :D

寮仔口,在辭書中並沒有特別介紹,我在想應該就是東邊(東勢)村民聚集處,因為接近凹字型漁港港口,稱為寮仔口。


就這樣,這條狗就帶領著我逛桶盤大街了

澎湖的狗狗就像是優良的領隊,走沒多久,就會停下來看看你有沒有跟上來,在枸仔礁對面的岸上有著有趣的玄武岩,岩層頂頭有顆大石就像球一樣 :) 真令人擔心會不會"滾"下來,或許因為漲潮關係?還是美麗玄武岩的吸引,我就沒注意到這個小礁石-枸仔礁。

枸仔礁:位於桶盤東北邊海岸。岸邊礁石漲潮時淹沒,退潮時可見。岸上有農作,目前已荒廢。名稱來源不詳*P.163-164。

桶盤嶼東玄武岩

桶盤嶼東邊的玄武岩雖然沒有西南邊的雄偉,知名度也不高,但是還是值得一看囉。繼續南行就可以到達幼石仔及粗石仔,一看就知道這裡的岸邊石塊北方的較細,南方較粗。沒有錯,就是這樣囉。

幼石仔:位於桶盤東方中部的海岸。因其岸邊石塊較小,故名*P.164。
粗石仔:桶盤東方的海岸地名,在「幼石仔」南方。因其岸邊石塊較大,故名*P.164。

有趣不過有點無奈的照片上面這張照片實在是不知如何說好,只能說可能是人魚公主或是海龍王需要一個CRT螢幕,村民給祂們用的吧,不過沒有主機,有用嗎,或許那一邊的竹竿有特異功能可以連上INTERNET?還是覺得澎湖縣政府環保局應該把這些東西給回收回來,不應讓它留落在岸邊。

桶盤嶼東一隅

可愛的貓公石

東南角的特色就是有許多的風化岩,除了玄武岩外就是看這些貓公石囉,這也有條步道往上通「南勢」及「東勢」聚落,而這附近也就是「白海沙」,但已被破壞,消失了。

白海沙:因岸邊是一片白色沙灘,故名。桶盤本有南北兩處大白沙灘,北沙灘建為漁港,南沙灘(即「白海沙」)則近年來漸被仙人掌掩沒*P.163。

桶盤嶼東一隅

或許因為走的很慢,我終於看到了豎在一邊的告示 =_=a ,為什麼我第一次下來沒看到啊?真是見"軌"了,由此可知眼睛真的是長在前面,不是長後面也不是側面的,所以建議以後要立告示牌時應要做大點且顯著一點,且應該在上、下船處就要放(如南海遊客中心),不然都玩完了才看到不就尷尬死了。

要寫這邊文章時才上澎管處的網站,發現原來好像有插3支公告,一支寫在候船室(沒看到),一支在西南那個爬坡(沒走過去,所以也沒看到),一支就是現在在東南涼亭的公告牌,不過仔細一看,卻又只有管制環島步道,我想這是因為安全考量吧,好在我都沒在步道走,而我走的是潮間帶,不算進入禁止區吧,不過既然現在知道了步道管制了,那麼當然就不走了,因為現在潮漲了,潮間帶也比較危險,所以我就走上東南角的爬坡看看村落及古厝當然還有廢校的桶盤國小囉。

公告是這樣寫的:
敬告遊客
主旨:修訂公告桶盤嶼地質公園環島步道玄武岩區部份路段禁止遊客進入之範圍,即日起生效。
依據:發展觀光條例第64條第3款。
公告事項:
1. 因受自然風化及卡玫基、鳳凰颱風豪雨影響,桶盤嶼地質公園部份玄武岩區地質鬆軟,隨時有落石危險,為確保遊客安全,前經本處97年7月31日觀澎管字第0970300281號公告禁止遊客進入之管制範圍。
2. 前揭禁止遊客進入之管制範圍,縮減自桶盤嶼地質公園入口意象500公尺處起至700公尺處止。
3. 非經申請不得進入管制範圍進行研究、調查、參觀、遊憩等行為。
4. 違反本公告事項者,依發展觀光條例第64條第3款規定,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5. 檢附管制區域範圍圖1份。

不過,大家放心,為了觀光,還是會有妥協空間的,因為想要去的人依法一樣可以申請進入禁區,但是需要申請,且安全自行負責。不過,2009.05.01. 這公告已失效了,不然桶盤嶼的觀光命脈將不再,以後遊客只會從海上觀看這玄武岩,而桶盤嶼或許就會變成下船尿尿的點了。

據新聞資料中寫著:桶盤嶼地質公園在去(97)年因受卡玫基、鳳凰颱風連續豪雨沖刷,造成玄武岩柱有大規模鬆動、崩塌的現象,澎管處基於安全考量,公告管制部分危險區域禁止遊客進入。
今(98)地質已趨穩定,已於5月1日公告解除,遊客可步行環島參觀。
歷經去(97)年冬季風蝕及澎管處以自然生態工法完成濱海步道環境整理以後(原來東邊的岸邊的巨石路就是生態工法哦 =_= 我走沒幾步就下到潮間帶了,潮間帶畢竟有趣多了),目前已排除可能傾斜、坍塌之危險岩柱(或許這就是專家、居民說的甘脆把快倒的就推下崁下面,就不會有這種危險了...不過在我看來,危險仍在,遊客還是要小心點)。為了要保存此一珍貴資源,我覺得遊客切勿攀爬、塗鴉、刻字,及亂丟垃圾,以免發生危險。

南崁:位於桶盤南邊的峭壁,有廣狹兩義*P.163。
廣義的「南崁」指桶盤全部南方陡峭的海崖*P.163。
狹義的「南崁」指位於南方中部的一處濱海斜坡地,該地因較避風,故是農作地之一(挖有一口井,種高麗菜、花菜、菜頭、蔥等),現因人口外流,已全部荒廢*P.163。

南崁西又有兩個小地名:「沙仔地」、「淡水泉池」
沙仔地:以往是一片白沙因而得名。但長期以來的落石掩蓋,今不復見矣*P.163。

淡水泉池:在桶盤西南方岸邊,該處位在陡峭的玄武岩柱下面,山泉會從玄武岩縫淌下,而匯集成二、三個淡水窟,各窟直徑與深度皆約1公尺。日治時代,居民常來此挑水飲用,有時當需徹夜守候。幾十年來因岸崖落石不斷,今已掩蓋不見*P.163。

上村落(桶盤嶼東南)這就是船仔路?

桶盤東南方還有幾個小地名:「船仔路」、「牛角灣」、「雞仔尾」

船仔路:桶盤東南方小路名稱,往昔搖櫓時代,船出海遇風無法駛回北方漁港時,就把船拉到此地岸上,由眾人扛起,走「船仔路」將船放回北方漁港。有時風大,但南方有魚時,則把船從北方漁港扛起,走此路到南方下水,出海捕魚*P.163。

牛角灣: 位於桶盤東南角。居民表示此地似乎並不像牛角,也從無居民在此養牛,故名稱由來不詳。以往此地有農作物,且挖有一口井,今皆被刺桐等掩蓋,已全部荒廢*P.163。

雞仔尾:位於桶盤東南角。此地從無居民養雞,形也不似雞尾,故名稱由來不詳。以往居民曾此釣魚、撿螺仔*P.163-164。


島上一隅及四處可見的銀河歡

島上最大的地標也是最高點-水塔

上到小島高處,就可以看到桶盤嶼地標-水塔,而附近就是桶盤國民小學了,而這所應該可以在上課時間聽到學生朗朗閱書聲的學校,已在人口外流嚴重的數十年前,宣告熄燈,所以桶盤國小已經在1993年廢校了。

桶盤國小外

已廢校的桶盤國小

留著空盪盪的校舍,牆上仍高掛永懷領袖及掉落一地的磁壁磚。就像其它被廢校的小學一樣的命運,唯一較不同的是,桶盤嶼至少每年有不少關心它的人會重訪小島,夏天也有不計其數的遊客前來觀光。

短暫的巡視了廁所、校舍後我轉向老厝區。

老厝區

狗狗觀看下坡處

離開了老厝區,我決定要來好好看看美麗的沈積岩層,不過我還是覺得東嶼坪的比較優。

美麗的沈積岩層

桶盤港口一隅

從沈積岩附近的高處可以俯看優美的桶盤港口,不過在行走時仍要小心行走,別滑倒哦。

沈積岩層近觀

沈積岩層近觀

再回到村落,我打算來拜訪我們在桶盤嶼電信機房。這座機房和南海多個電信機房擁有一樣的風貌,也就是在東北季風'吹'殘的有點滄桑。有趣的是,一旁佇立著泰山石敢當止風煞,這和花嶼又很像,家家戶戶門前幾乎都有一座石敢當。而桶盤機房也成為這附近的制高點,當然有石敢當保護囉,而桶盤嶼的最高點應該還是水塔啦。

左:中華電信桶盤機房 右:泰山石敢當止風煞

沿著電信機房旁的小徑往南偏西走,就可以到達古厝區了,一路往西南走,即可以下到步道斜梯,觀賞美麗玄武岩。

古厝區

古厝區一隅


古厝區一隅

古厝區古色古香,但也都空無一人,有的草比屋還高,這些古厝也成為觀光客拍照的景點之一,幾十年了古厝受盡了嚴酷的夏日,及東北風的摧殘許多已經傾圮,但仍靜靜的在島上,等候著不知還會不會再回來看看它們的第n代主人?

古厝區一隅

古厝區一隅
魚的嘴都渴了、破了,依舊守護的家園。

左:從崁頂看管制區 右:漲潮後的蓮花座

桶盤里-海巡安檢站

桶盤嶼西側一隅-制高點:桶盤嶼電信機房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Thursday, May 14,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下) <--- 現在閱讀本文
Sunday, May 10,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中)
Saturday, May 09,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上)

星期日, 5月 10,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中)

走近蓮花座,我不禁想起好像許多次來到桶盤正好都是退潮,所以都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反而沒有看過在半沈在海面的模樣。今天正好有機會看到它被海水圍繞的樣子,先來看看它在退潮的樣子吧。

蓮花座

蓮花座位在桶盤西南角岸邊。當地人稱「鴛鴦窟」,因似蓮花,故又名「蓮花池」。此礁池和岸上的柱狀玄武岩是桶盤有名的觀光景點*P.163。

遠眺虎井嶼及日光

左:手指處即為疑似熔岩出口 右:蓮花座全貌

蓮花座所在處即是桶盤嶼的西南角,這裡的玄武岩也是可以說是桶盤嶼最壯麗的。

左:熔岩出口 右:桶盤嶼西南角玄武岩石柱下的砂頁岩層(這是典型的漁翁島層)

站在高處看蓮花座

壯麗的玄武岩地景

西南邊這裡的玄武岩不用我多說來過看過的人印象一定很深,大家也都會有印象在這爬坡道合景留念。

旅客必走必拍的小爬坡道

桶盤玄武岩

隔了好久,終於看到這警示牌

以面這個告示牌一看就知道是澎管處立的,以往都覺得立的都很沒有質感,好像就是把水泥灌到上面,地上物黏住地面就好了,果然,數年過去了,工法依舊,下面一團灰白的水泥,上面一塊黑黑的(要模擬黑色玄武岩),再壓個石塊,整個fu都不對了。

不過有趣的是注意斷崖,這一看就覺得文不對題,因為這哪來的斷崖?若要是斷崖應該立在"山"頂上吧?再說這應該也沒有小汽車 :)

告示牌

繼續往北走來到寮仔後,眼前的就是來「大塭」和「齒仔」,「齒仔」因凸出似齒,故名,居民常在此地海岸捕魚和撿螺仔、九孔、七星仔等。隔岸有一片礁石,叫「大塭」,退潮時才能過去*P.162。因為來到時潮水已漲且浪還不小,所以就沒再走過去了,當然也只能在石塊上拍拍大塭上的警示燈竿了。

寮仔後:「下寮」後面(西面),故名,是一片緩坡,闢為馬公市第三公墓*P.162-163。

左:前方是齒仔 & 大塭 右:遠方的小島為雞籠嶼四角嶼

左:沈積岩層(砂頁岩互層) 右:澎湖地質公園碑

再往北走,就要往東南走回村落了,這個西北方碼頭邊的地方就是「下寮」,即派出所附近,因為是村落下面部份而得名,上坡上面的就稱「頂寮」也就是「上寮」*P.164。

桶盤嶼西北碼頭邊高地

走入村落,很快的就可以看到寫著馬公桶盤里社區,有著兩條魚的里碑,這代表著桶盤嶼的過去,是個擁有魚香的小村落。

有兩條魚的里碑

桶盤嶼海水淡化場

「西勢」一隅,高點為中華電信桶盤機房

西勢:桶盤昔時人口多時分六處居住,曰:下寮、頂寮、海墘、寮仔口、東勢、南勢。其中下寮、頂寮在西邊,合稱「西勢」(西面那邊),溫王廟(今福海宮)兩旁居民近港口,叫「海墘」,「寮仔口」、「東勢」在東邊合稱「東勢」,另外南方的就叫「南勢」*P.164。

左:桶盤嶼直昇機起降點 右:福海宮

來到福海宮,這時才12/14/2008 08:15 AM超早的啦,在台灣才剛開始上班呢,來澎湖果然是來鍛練身體的。

福海宮(溫王廟):桶盤主廟,位村落中央,正面濱海,坐南朝北。清末風櫃尾顏姓村民移居本島,攜來該村溫王廟溫府王爺金身,光緒卅二年創建本廟奉祀。歷經四次修建而成今堂皇廟貌(民國24年、48年、60-66年、71-72年)。因主神溫府王爺來自風櫃尾溫王廟,故廟額亦題曰「溫王廟」。但桶盤是離島,四面環海,營生、求福於海,故廟名正稱是「福海宮」(廟內之匾多有「海」字)。

廟內〈福海宮重建落成碑記〉刻於民國66年重建完工時,乃名人吳克文所撰書:「本里福海宮之創建溯自100年前。光緒初年間,先由風櫃尾顏姓者數人移居至桶盤島...民國66年丁巳08.12...落成大典。」 最近民國71-72年之重建,亦有一〈福海宮重建落成碑記〉(刻於民國73年)因無重要內容,茲不錄。

主神是溫府王爺,副神有佛祖(觀世音)、三府千歲(朱、李、池)、五府千歲(金、李、宋、文、周)、羅王、上帝公(玄天上帝)、大聖爺(孫悟空)、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澎湖配祀孫悟空的有馬公提標館和本廟,相傳本廟初建不久,有鳥精來作怪,主神溫府王爺乃上天庭學武(故今配有雙刀),並請來收獸妖的孫悟空偕同下凡來鎮服,駐廟迄今*P.164。

桶盤嶼一隅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Thursday, May 14,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下)
Sunday, May 10,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中) <--- 現在閱讀本文
Saturday, May 09,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