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營區(西嶼西堡壘),應該是未來西嶼鄉的潛力景點之一,其實內垵村的牛心灣這附近有許多的軍事史蹟,每一個都有其歷史價值,因為澎湖地區自古就是軍事要地,所以軍事史蹟資源相當豐富,所以相關主管機關應進行全面調查,並依文資法辦理「古蹟」或「歷史建築」登錄,不要再讓寶藏變寶「葬」,讓它們淹沒於荒草之中,建議打造澎湖戰地園區的一個點(可涵蓋馬公市金龜頭、西嶼東西台等及望安等)~內垵戰地紀念園區。
我的澎湖‧妳的家 | Only Penghu 典藏澎湖島嶼 | 90 eye Penghu 就是愛澎湖
傾聽大地的心跳聲,我羡慕妳可以豢養滿天的雲彩 | 澎湖‧妳的家 http://etcmis.blogspot.com/
搜尋[澎湖‧妳的家]
星期一, 9月 17, 2012
星期日, 2月 19, 2012
星期二, 12月 08, 2009
黃金東吉!(IV)
今天早上,我們有的是時間,因為要等到快十點才要去搭船到西吉,雖然最終仍是抱憾沒有上西吉,但是到了鋤頭嶼,這好像也是不錯的安排,我原先的安排是:去西吉嶼,回程看能否繞鋤頭嶼一圈再回東吉島,隔天中午到鋤頭嶼,下午返回東吉島再返台,結果...
不過能來東吉島過夜已經蠻不錯的了,若是四個島(含柴垵塭)都能去,這趟的旅費就非常的值得了。但我相信上天都已安排好了,所以我只需要盡情的看、歡喜的玩、努力的走...
看完日出,繞了燈塔一圈,這附近許多都是燈塔用地,都有一個小石樁上寫著「燈台用地」,這範圍明明很大,但燈塔的圍籬卻小得多。

「燈台用地」

東吉燈塔
秋冬之際的東吉,放進眼底的是一片金黃,若是小麥田不知有多好!東吉有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這時候來蛇應該在冬眠,所以在草地穿梭安全了許多。夏天的東吉將換上綠色新衣,或許那時候我就不太敢獨自穿梭於草叢之間了吧?
遠方金黃山頭上的矮石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能站在"山"頂一定視野不錯吧?

金黃色的東吉島
想到這裡,我跟旅伴說我們去那看看好嗎?她說好,不過看起來還有段距離,我實在很擔心她會不會走到一半說她不行了,不走了 :D 。不過她再三保證她沒有那麼脆弱,所以我們沿著崖邊及矮石牆往高處走去。
以下三張照片由sia大姐拍攝,回到台灣,她email幾張照片來,其中以下面這張她說實在是太可怕了,其實因為我走在前面我並不知道後面有什麼事(因為沒有慘叫聲),我只叮嚀大姐要走好,這風很大,有點滑,不小心就下"山"了,而下頭是堅硬的玄武岩,掉下去就沒救了。所以我一直以為她是跟在我後面走,但她說她不是,她覺得很可怕,就從離崖較遠的旁邊走了。(誰叫妳脫隊啊! ^^),但是我覺得路蠻大的啊,若和灰坪及東嶼坪的大斜坡比起來根本是小事一件啊。

崖邊(pic)

準備攻頂(sia pic)

到達最高點(sia pic)
我想,您一定不會知道(包括sia)我帶那紅色風衣有什麼用?其實除了防風之外,紅色很顯目,拍照一定很突出 ,因為借不到國旗啊:D 還有萬一船找不到人,可以在高處揮動紅衣,很明顯。
在崖邊一定要看看崖下的風景,果然是不錯看,可惜冬天色差一色,看到岩岸邊大大小小的光滑圓石,就令我想到萬一哪天這裡被破壞了,那該怎麼辦?

崖下的巨大岩石
看到遠方的鋤頭嶼,再看看這的海濤,果然~這座衛星島和東吉島間的海流十分的湍急。

兩島之間海流湍急

sia大姐的東吉~飛吧。
上圖,是大姐跳了幾次作品中比較有fu的一張,跳了幾次就氣喘噓噓,但看看這動作實在是太生硬啦~果然沒有運動細胞。不過能吐出巧妙的文字,也算是她的強項啦。

控制點
上方的控制點,應該就是東吉島的尖礁山衛星控制點吧。從山上俯看崖下真的十分的美麗,若不是狂風一直吹,我應該可以走的更近一些,仔仔細細看個清楚。

崖下風貌

(sia pic) 正在拍攝崖下

崖下風貌

這張這角度看來好像躺在海中的大象(沒鼻子)

這張好像是猴子的臉側面
走到八卦山附近,這裡往下可以俯看東吉漁港,八卦山位於漁港西北方,是一面陡峭的玄武岩壁,高約3500cm,結構特殊,上端為圓形斷面的微輝長斑岩,周圍是鹼性的玄武岩,上端的圓形斷面如八卦,故村人稱為「八卦鑽」*P. 456,據村長說,以前漁港防波堤未建時在啟明宮向北叫,聲音會反射而有回音到全村,但五十多年前八卦山因為要建漁港被大量挖採石材,結構被破壞已經無法聽到以往的回音。

八卦山俯看東吉漁港

八卦山遠眺虎頭山石塔
接著來到了東吉島氣象站,有興趣瞭解這站的朋友們可以到它的網頁閱讀,位在東吉嶼西北方崡頂高地的西南,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管轄,前身是1959年的風力觀測站,為加強風候情報以利航行安全,改為東吉島測候所(1962)。現名東吉島氣象站。
以下擷錄自中央氣象局:
組織沿革-
由於台灣光復後,台澎海域發生多次海難,為加強台灣海峽預報需求,於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十 一日成立了東吉島測候所,隸屬台灣省氣象局之四等測候所,民國六十年七月一日本局恢復建制,改稱為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測候所,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一日因組織變更,改稱東吉島氣象測站,復於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一日正名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氣象站迄今。
基 本 資 料-
測站名稱:東吉島氣象站
站名英譯:TUNG-CHI-TAO
縮寫:TCT. TG
站號:46730
測站種類:氣象測站
建站日期:公元1962年10月1日
地理位置:經緯度:23°15’ 32”N;119°39’35”E
海拔高度:42.975公尺
通信地址: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156號
電話號碼:(06) 9991103 FAX : (06)9991105
觀測項目:
1.現在天氣 2.過去天氣 3.風向風速 4.雲量及雲狀
5.雲高及雲移動方向 6.能見度 7.氣溫及極端溫度 8.濕度 9.氣壓及變量
10.氣壓趨勢及特性 11.降水量及時間 12.蒸發量 13.波浪
觀測時間:UTC時間00,01,03,06,09,五次觀測
資料統計次數:UTC時間00,03,06,09,12,15,18,21資料統計8次
氣壓計海拔高度:44.0公尺
觀測儀器離地高度
氣壓計儀P:
1. 水銀氣壓計 0.65 公尺
2. 空盒氣壓儀 0.91 公尺
溫濕計儀T‧H:
1. 乾濕球溫度計 1.5 公尺
2. 通風乾濕球溫度計 1.5 公尺
3. 溫濕度自記儀 1.5 公尺
降水計儀R:
1. 雨量器 0.2 公尺
2. 自記雨量儀 1.6 公尺
風力計儀W:
1. 風向計Wd 9.1公尺
2. 風杯風速計Ws 9.1公尺
3. 風車型 9.1 公尺
輻射計儀S:
1. 康氏日照計 1.5 公尺
蒸發器儀e:
1. A型蒸發皿 0.1公尺
[以上資料若有異動請依中央氣象局揭露資料為準]
到了氣象站,我只想到一件事,龍大哥呢?若他有來,一定可以幫我們介紹這些在地上豎著的東東,諸如百葉箱、自動雨量計、雨量器、自動雨量強度、露點及溫感等。之前龍大哥有在我的BLOG留言說:"我也很想上東吉住個壹年半載的,可惜...我們老闆不同意!!" :) 我就在想,龍大若來這裡,那澎湖的主任應該沒地方待了吧 :D 。

東吉島氣象站

太陽能板

百葉箱

好漂亮的球。
我一直想問龍大,這球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夜明珠嗎?我可以A走囉 :D

每個裝置前都插著它們的名字

氣象局的LOGO嗎?
來到氣象站的建築物前,就覺得這建築物好新、好宏偉。和網站上看到的照片判若兩人。這個LOGO也十分的可愛,個人覺得是一個海浪加上漂在海面上圓桶金雞獨立的小鳥 :D <-好沒創意的想法。不知有沒有特別的意義?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中央氣象局)
相關文章: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聆聽東吉! (VII)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守護東吉! (VI)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凋零的東吉!(V)
Tuesday, December 08, 2009 黃金東吉!(IV)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妳聽!風兒在唱歌~東吉衛星島-鋤頭嶼 (III)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暖暖東吉島!(II)
Sunday, November 08, 2009 出發!前往東吉島 (I)
不過能來東吉島過夜已經蠻不錯的了,若是四個島(含柴垵塭)都能去,這趟的旅費就非常的值得了。但我相信上天都已安排好了,所以我只需要盡情的看、歡喜的玩、努力的走...
看完日出,繞了燈塔一圈,這附近許多都是燈塔用地,都有一個小石樁上寫著「燈台用地」,這範圍明明很大,但燈塔的圍籬卻小得多。

「燈台用地」

東吉燈塔
秋冬之際的東吉,放進眼底的是一片金黃,若是小麥田不知有多好!東吉有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這時候來蛇應該在冬眠,所以在草地穿梭安全了許多。夏天的東吉將換上綠色新衣,或許那時候我就不太敢獨自穿梭於草叢之間了吧?
遠方金黃山頭上的矮石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能站在"山"頂一定視野不錯吧?

金黃色的東吉島
想到這裡,我跟旅伴說我們去那看看好嗎?她說好,不過看起來還有段距離,我實在很擔心她會不會走到一半說她不行了,不走了 :D 。不過她再三保證她沒有那麼脆弱,所以我們沿著崖邊及矮石牆往高處走去。
以下三張照片由sia大姐拍攝,回到台灣,她email幾張照片來,其中以下面這張她說實在是太可怕了,其實因為我走在前面我並不知道後面有什麼事(因為沒有慘叫聲),我只叮嚀大姐要走好,這風很大,有點滑,不小心就下"山"了,而下頭是堅硬的玄武岩,掉下去就沒救了。所以我一直以為她是跟在我後面走,但她說她不是,她覺得很可怕,就從離崖較遠的旁邊走了。(誰叫妳脫隊啊! ^^),但是我覺得路蠻大的啊,若和灰坪及東嶼坪的大斜坡比起來根本是小事一件啊。
崖邊(pic)
準備攻頂(sia pic)
到達最高點(sia pic)
我想,您一定不會知道(包括sia)我帶那紅色風衣有什麼用?其實除了防風之外,紅色很顯目,拍照一定很突出 ,因為借不到國旗啊:D 還有萬一船找不到人,可以在高處揮動紅衣,很明顯。
在崖邊一定要看看崖下的風景,果然是不錯看,可惜冬天色差一色,看到岩岸邊大大小小的光滑圓石,就令我想到萬一哪天這裡被破壞了,那該怎麼辦?

崖下的巨大岩石
看到遠方的鋤頭嶼,再看看這的海濤,果然~這座衛星島和東吉島間的海流十分的湍急。

兩島之間海流湍急

sia大姐的東吉~飛吧。
上圖,是大姐跳了幾次作品中比較有fu的一張,跳了幾次就氣喘噓噓,但看看這動作實在是太生硬啦~果然沒有運動細胞。不過能吐出巧妙的文字,也算是她的強項啦。

控制點
上方的控制點,應該就是東吉島的尖礁山衛星控制點吧。從山上俯看崖下真的十分的美麗,若不是狂風一直吹,我應該可以走的更近一些,仔仔細細看個清楚。

崖下風貌
(sia pic) 正在拍攝崖下

崖下風貌

這張這角度看來好像躺在海中的大象(沒鼻子)

這張好像是猴子的臉側面
走到八卦山附近,這裡往下可以俯看東吉漁港,八卦山位於漁港西北方,是一面陡峭的玄武岩壁,高約3500cm,結構特殊,上端為圓形斷面的微輝長斑岩,周圍是鹼性的玄武岩,上端的圓形斷面如八卦,故村人稱為「八卦鑽」*P. 456,據村長說,以前漁港防波堤未建時在啟明宮向北叫,聲音會反射而有回音到全村,但五十多年前八卦山因為要建漁港被大量挖採石材,結構被破壞已經無法聽到以往的回音。

八卦山俯看東吉漁港

八卦山遠眺虎頭山石塔
接著來到了東吉島氣象站,有興趣瞭解這站的朋友們可以到它的網頁閱讀,位在東吉嶼西北方崡頂高地的西南,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管轄,前身是1959年的風力觀測站,為加強風候情報以利航行安全,改為東吉島測候所(1962)。現名東吉島氣象站。
以下擷錄自中央氣象局:
組織沿革-
由於台灣光復後,台澎海域發生多次海難,為加強台灣海峽預報需求,於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十 一日成立了東吉島測候所,隸屬台灣省氣象局之四等測候所,民國六十年七月一日本局恢復建制,改稱為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測候所,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一日因組織變更,改稱東吉島氣象測站,復於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一日正名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氣象站迄今。
基 本 資 料-
測站名稱:東吉島氣象站
站名英譯:TUNG-CHI-TAO
縮寫:TCT. TG
站號:46730
測站種類:氣象測站
建站日期:公元1962年10月1日
地理位置:經緯度:23°15’ 32”N;119°39’35”E
海拔高度:42.975公尺
通信地址: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156號
電話號碼:(06) 9991103 FAX : (06)9991105
觀測項目:
1.現在天氣 2.過去天氣 3.風向風速 4.雲量及雲狀
5.雲高及雲移動方向 6.能見度 7.氣溫及極端溫度 8.濕度 9.氣壓及變量
10.氣壓趨勢及特性 11.降水量及時間 12.蒸發量 13.波浪
觀測時間:UTC時間00,01,03,06,09,五次觀測
資料統計次數:UTC時間00,03,06,09,12,15,18,21資料統計8次
氣壓計海拔高度:44.0公尺
觀測儀器離地高度
氣壓計儀P:
1. 水銀氣壓計 0.65 公尺
2. 空盒氣壓儀 0.91 公尺
溫濕計儀T‧H:
1. 乾濕球溫度計 1.5 公尺
2. 通風乾濕球溫度計 1.5 公尺
3. 溫濕度自記儀 1.5 公尺
降水計儀R:
1. 雨量器 0.2 公尺
2. 自記雨量儀 1.6 公尺
風力計儀W:
1. 風向計Wd 9.1公尺
2. 風杯風速計Ws 9.1公尺
3. 風車型 9.1 公尺
輻射計儀S:
1. 康氏日照計 1.5 公尺
蒸發器儀e:
1. A型蒸發皿 0.1公尺
[以上資料若有異動請依中央氣象局揭露資料為準]
到了氣象站,我只想到一件事,龍大哥呢?若他有來,一定可以幫我們介紹這些在地上豎著的東東,諸如百葉箱、自動雨量計、雨量器、自動雨量強度、露點及溫感等。之前龍大哥有在我的BLOG留言說:"我也很想上東吉住個壹年半載的,可惜...我們老闆不同意!!" :) 我就在想,龍大若來這裡,那澎湖的主任應該沒地方待了吧 :D 。

東吉島氣象站

太陽能板

百葉箱

好漂亮的球。
我一直想問龍大,這球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夜明珠嗎?我可以A走囉 :D

每個裝置前都插著它們的名字

氣象局的LOGO嗎?
來到氣象站的建築物前,就覺得這建築物好新、好宏偉。和網站上看到的照片判若兩人。這個LOGO也十分的可愛,個人覺得是一個海浪加上漂在海面上圓桶金雞獨立的小鳥 :D <-好沒創意的想法。不知有沒有特別的意義?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中央氣象局)
相關文章: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聆聽東吉! (VII)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守護東吉! (VI)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凋零的東吉!(V)
Tuesday, December 08, 2009 黃金東吉!(IV)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妳聽!風兒在唱歌~東吉衛星島-鋤頭嶼 (III)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暖暖東吉島!(II)
Sunday, November 08, 2009 出發!前往東吉島 (I)
星期一, 2月 02, 2009
更正黃小鷺及燕鴴

燕鴴及黃小鷺
2008.06.01. 後袋仔拍到燕鴴,印象中也曾在吉貝看過
2008.06.03. 灰坪拍到黃小鷺
過年時在看我所有有?的生物,正好發現兩隻小鳥。發現似乎找到答案,所以mail給洪國雄老師,今天收到洪老師的回覆。
1. 修正 Tuesday, July 22, 2008 西嶼東臺下 - 灰坪 本文中的池鷺,更正為黃小鷺。依據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資料及詢問生態專家 洪國雄老師。老師指出牠為黃小鷺 (看起來像雌鳥) 池鷺的喙端應是黑色。
英名: Yellow Bittern 學名: Ixobrychus sinensis 俗名: 黃斑葦鳽。
2. 補充 Monday, July 14, 2008 探訪紅燕鷗樂園-後袋仔(下) 本文不知名的鳥,老師說此鳥為燕鴴,夏羽(模糊不易辨識)屬保育鳥類。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資料也有記載,燕鴴為珍貴稀有保育類。
英名: Indian Pratincole 學名: Glareola maldivarum 俗名:東方燕鴴、土燕子。
英名: Indian Pratincole 學名: Glareola maldivarum 俗名:東方燕鴴、土燕子。
以上感謝洪老師的解說。
資料來源:洪國雄老師回覆、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星期二, 7月 22, 2008
西嶼東臺下 - 灰坪
隨著東台古堡正式開放觀光的腳步愈來愈近,西嶼東台很快的就會變成一個西嶼大眾景點。而西嶼東台對我來說似乎較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反而是它的四周及崖下更有吸引力。
今天(2008/06/03)我要拜訪的就是東台下的灰坪,啊你問我為什麼叫灰坪,其實我也不知道,可能那海蝕平台是灰色的,所以叫灰坪吧 :D。
灰坪位於西嶼東台的西南方崖下,在灰坪上仰望空中看不到西嶼東台砲台,倒是可以看到東台營區的機砲台,不過想要從這裡爬上去?還是省省力吧,雖然只有幾十公尺高,不過摔下來應該就...況且我只有一個人...

灰坪
灰坪位於西嶼東台、風坑、風坑口、羊山、崁仔、龜山、東埔所構成的範圍海崖下。要找到下去灰坪的路小有不錯的眼力,走小路就對了,不過車子就只能停路口處,請腳踏實地的走進去。

通往灰坪的小徑

沿著小徑走就可以走到海崖

營區已廢棄的公廁,馬桶都填平了
內垵村龜山:東鼻頭(西嶼鄉最東南方,內垵村極東岬角)稍西56公尺標高處。* P. 364
東埔:龜山稍西山丘地,內垵村東方的山丘地之意。* P. 364
風坑:東埔及羊山間的低地,似鞍部地形,因為東西兩側皆為較高的丘陵地成為氣流通過的缺口,因此叫風坑。* P. 365
風坑口:風坑往南近海之地就叫風坑口,再往南便是海濱,故風坑口近海,而風坑近陸,為東台營區所在地。* P. 365
羊山:內垵村聚落東南方高地,內垵村南港背倚山頭稱為羊山,是當地俗稱。* P. 365
崁仔:由東鼻頭往西,經龜山,東埔,羊山一線海岸稱為崁仔(台語)即是海崖的意思,這一線海岸的山丘幾乎高度傾斜入海。* P. 365

從崖上往下看灰坪

必需要鼓起勇氣往下小心的走
因為幾天的連日下雨,有點不好走,且我是穿著不合腳的膠鞋 -_- 奉勸大家要買一隻好鞋呀 :P 才不會像我 -_- 沒鞋可穿,爬山穿漁撈的膠鞋 :D。

爬下來真的要小心,一個不穩就跌下來囉!!這有蠻不錯的VIEW

這算是很突騖的海蝕柱吧

很有特色的海蝕平台

隱沒在山丘的機砲台

潮池中的珊瑚及魚


灰坪的高地

黃小鷺
後記,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在這裡,似乎不太有用,下山要克服心裡害怕及那鳥鞋,站也站不穩,爬上去也好不到哪去,但是不爬上去要怎麼辦?所以只能龜速的用手腳並用的爬回去了,下次叫我帶人再來?謝謝哦~請看我有沒有鞋 :)
部份資源來源:* 地名辭書6
今天(2008/06/03)我要拜訪的就是東台下的灰坪,啊你問我為什麼叫灰坪,其實我也不知道,可能那海蝕平台是灰色的,所以叫灰坪吧 :D。
灰坪位於西嶼東台的西南方崖下,在灰坪上仰望空中看不到西嶼東台砲台,倒是可以看到東台營區的機砲台,不過想要從這裡爬上去?還是省省力吧,雖然只有幾十公尺高,不過摔下來應該就...況且我只有一個人...
灰坪
灰坪位於西嶼東台、風坑、風坑口、羊山、崁仔、龜山、東埔所構成的範圍海崖下。要找到下去灰坪的路小有不錯的眼力,走小路就對了,不過車子就只能停路口處,請腳踏實地的走進去。
通往灰坪的小徑
沿著小徑走就可以走到海崖
營區已廢棄的公廁,馬桶都填平了
內垵村龜山:東鼻頭(西嶼鄉最東南方,內垵村極東岬角)稍西56公尺標高處。* P. 364
東埔:龜山稍西山丘地,內垵村東方的山丘地之意。* P. 364
風坑:東埔及羊山間的低地,似鞍部地形,因為東西兩側皆為較高的丘陵地成為氣流通過的缺口,因此叫風坑。* P. 365
風坑口:風坑往南近海之地就叫風坑口,再往南便是海濱,故風坑口近海,而風坑近陸,為東台營區所在地。* P. 365
羊山:內垵村聚落東南方高地,內垵村南港背倚山頭稱為羊山,是當地俗稱。* P. 365
崁仔:由東鼻頭往西,經龜山,東埔,羊山一線海岸稱為崁仔(台語)即是海崖的意思,這一線海岸的山丘幾乎高度傾斜入海。* P. 365
從崖上往下看灰坪
必需要鼓起勇氣往下小心的走
因為幾天的連日下雨,有點不好走,且我是穿著不合腳的膠鞋 -_- 奉勸大家要買一隻好鞋呀 :P 才不會像我 -_- 沒鞋可穿,爬山穿漁撈的膠鞋 :D。
爬下來真的要小心,一個不穩就跌下來囉!!這有蠻不錯的VIEW
這算是很突騖的海蝕柱吧
很有特色的海蝕平台
隱沒在山丘的機砲台
潮池中的珊瑚及魚
灰坪的高地
黃小鷺
後記,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在這裡,似乎不太有用,下山要克服心裡害怕及那鳥鞋,站也站不穩,爬上去也好不到哪去,但是不爬上去要怎麼辦?所以只能龜速的用手腳並用的爬回去了,下次叫我帶人再來?謝謝哦~請看我有沒有鞋 :)
部份資源來源:* 地名辭書6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