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顯示具有 後袋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後袋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6月 17, 2010

2009年七月澎湖之旅回憶照

前幾天,正好有朋友問到,望安島哪裡有趣,我翻了一下我去年七月去南海的照片,找了一些給他看,想不到他對門口吊著魚的房子有興趣,而那就是花宅104號。

這一篇隨意PO了幾張2009年七月去澎湖隨手拍的幾張照片。

人:七月結識了許多新朋友 ^^ 像小粘一家 及 龍大哥"幾"家....等 *^_^* 大家都很有活力哦。
這是我(地點:天台山
最美麗的媽媽(地點:二崁
第一勇的龍頭大哥(地點:金瓜仔礁將軍澳嶼間)

景:
(地點:二崁
(地點:二崁
(地點:大菓葉
(地點:漁翁島燈塔
(地點:網垵口沙灘)
(地點:天台山
(地點:中社
(地點:花宅104)
(地點:青螺
(地點:林投海灘)
(地點:嵵裡海灘)
(地點:蛇頭山
(地點:風櫃
(地點:將軍澳嶼後袋仔

星期一, 2月 02, 2009

更正黃小鷺及燕鴴


燕鴴及黃小鷺
2008.06.01. 後袋仔拍到燕鴴,印象中也曾在吉貝看過
2008.06.03. 灰坪拍到黃小鷺

過年時在看我所有有?的生物,正好發現兩隻小鳥。發現似乎找到答案,所以mail給洪國雄老師,今天收到洪老師的回覆。
1. 修正 Tuesday, July 22, 2008 西嶼東臺下 - 灰坪 本文中的池鷺,更正為黃小鷺。依據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資料及詢問生態專家 洪國雄老師。老師指出牠為黃小鷺 (看起來像雌鳥) 池鷺的喙端應是黑色。

英名: Yellow Bittern 學名: Ixobrychus sinensis 俗名: 黃斑葦鳽。

2. 補充 Monday, July 14, 2008 探訪紅燕鷗樂園-後袋仔(下) 本文不知名的鳥,老師說此鳥為燕鴴,夏羽(模糊不易辨識)屬保育鳥類。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資料也有記載,燕鴴為珍貴稀有保育類。

英名: Indian Pratincole 學名: Glareola maldivarum 俗名:東方燕鴴、土燕子。

以上感謝洪老師的解說。

資料來源:洪國雄老師回覆、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星期一, 1月 26, 2009

2008年新拜訪的7/90座小島

2008年在金融風暴的大風吹襲下終於過去了,今天是2009年牛年的第一天,嶄新的一年來了,回顧2008年,總共拜訪了七座新的小島。包含我一連兩年都沒有去成的小島,終於雪恥啦,那座島就是活龍灘澎澎灘),還有兩座和馬公市公所周旋了許久的四角嶼雞籠嶼...等。感謝幫我完成小島拚圖的每位夥伴。

2008.06.01. 紅燕鷗的家~後袋仔,生態保育告示牌
第四十三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將軍村的阿弘-貝殼館民宿的主人。

2008.06.04. 順風礁島上的燈杆
第四十四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小水自己及一位不知名的修滬阿伯。

2008.12.20. 海墘嶼燈杆
第四十五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娃娃魚-傑克民宿的公關。

2008.12.16. 活龍灘澎澎灘
第四十六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小水自己及鳥嶼國小的老師們及工友。
2008.12.20. 四角嶼
第四十七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娃娃魚-傑克民宿的公關。
2008.12.20. 雞籠嶼
第四十八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娃娃魚-傑克民宿的公關。
2008.12.20. 連礁流迴礁
第四十九座!
完成拚圖的夥伴:娃娃魚-傑克民宿的公關。

星期二, 1月 06, 2009

澎湖海洋保護區(擬成立與MPA 相關之保護區)PDF檔閱讀

今天無意間閱讀到一篇 PDF 檔,是有關於海洋環境保護的,擷錄和澎湖有關的部份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PDF回去看。

海洋環境保護
2008/10/05
中山大學 周秋隆
教授課程:海洋事務總論

澎湖海洋保護區擬成立與MPA 相關之保護區(2006)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環保團體區域論壇-離島會議劃設離島海洋保護區。
積極推動「澎湖玄武岩」為國家級的地質公園。
劃設澎湖南海三島(後袋仔頭巾南鐵砧嶼)為燕鷗保護區。
(2007) 青灣-預定劃設為「海洋生物重要棲地保護區」
(2008.3.11) 澎湖縣長王乾發指出…,長程則與內政部推動望安東嶼坪西嶼坪東吉西吉四座島嶼周邊海域劃設為海洋國家公園,今年已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著手規劃,並與當地居民溝通,若一切順利,預計民國100 年可具雛型。

澎湖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本島沙灘附近的海域為綠蠵龜上岸產卵必經的水域,故在島的西岸與南岸劃定6處海龜產卵的沙灘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保育對象保護:綠蠵龜、卵及其產卵棲地澎湖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
保護區成立時間:民國84 年1 月17 日面積:23.3 公頃
棲息地:望安島的西岸和南岸有較廣闊的沙灘,母龜上岸後多在沙灘旁的草地及草地邊緣產卵,以前、後肢掘洞,將卵產於窩內,再將卵窩以沙掩埋起來。產卵地以草地及草地邊緣最多,但仍有部分產於開闊沙地的卵窩,常被海水沖走,故目前以人工方式將卵窩移位,以保留更多的龜卵。

澎湖貓嶼海鳥保護區
成立時間:民國80 年5 月24 日
面積:36.2 公頃
保育對象:保護海鳥及其棲地環境保護區
地理位置:保護區位於澎湖群島望安島西南方約16 公里處,因形狀有如大小兩隻貓趴在海上而得名。
保護區範圍包含大、小貓嶼陸地部份及其向外延伸100 公尺之海域部份。大貓嶼高約70 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處,四面為陡立的懸崖,攀登不易,只有東側有一海蝕平台,可供賞鳥者登陸。小貓嶼位於大貓嶼東方,退潮時有一寬約10 公尺的海溝相連,高約50 公尺,四周崖壁陡峭,無法攀爬。澎湖群島望安島西南方約16 公里處,因形狀有如大小兩隻貓趴在海上而得名。保護區範圍包含大、小貓嶼陸地部份及其向外延伸100 公尺之海域部份。保護區特色以大、小貓嶼為例,岩層上層皆由玄武岩構成,下層則由火山角礫岩組成。由於四面皆為懸崖峭壁,人跡罕至,因而成為燕鷗的最佳棲息繁殖環境,陸域面積僅約10 公頃的大、小貓嶼,除了數以千計的燕鷗繁殖外,利用島上作為棲地的其他海鳥種類及數量亦多,為台灣地區罕見的壯麗景觀。保護區棲地貓嶼的地面覆蓋只有少許的草生地,以藜科、藍雪科及禾本科植物為主,其他皆為裸露的玄武岩塊,這些平台就成為燕鷗絕佳的築巢地點。
貓嶼周圍岩礁散布,海流湍急,船隻不易通過,不易受人類干擾。附近海域夏季受黑潮支流、冬季受大陸沿岸流影響,海洋生物豐富,充份供應海鳥的食物需求。保護區動植物資源以貓嶼為棲地的鳥類眾多,根據記錄共有53 種,以玄燕鷗與白眉燕鷗最多,約佔總數的九成。出現於本區的鳥類中,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與岩鷺等5 種鳥類在島上有繁殖的記錄,其餘則多為過境候鳥,包含大水薙鳥、軍艦鳥及白腹鰹鳥等罕見之鳥類。每年3 月至9 月為鳥類的繁殖季,繁殖高峰期時,全島的鳥類總數可達上萬隻,鳥類的種類及數量皆高於澎湖的其他島嶼,亦為台灣地區各離島所少見。

虎井桶盤海洋保護區
2008 年初澎湖受寒害影響,澎湖海洋產業經濟受大創傷,劃設海洋保護區幫助復育。
地點:將虎井桶盤兩島嶼四周水域畫為海洋保護區。
虎井桶盤之海洋保護區護育物種:海參、海膽、蠔、珍珠貝、鳳螺、蟹類、貝類、大蛤等,都是可放養物種。
農漁局等漁政單位統籌相關辦法,協助虎井嶼桶盤嶼申辦海洋護育區,規劃護育區範圍,主張以地方自治條例規範保護。虎井桶盤畫為海洋護育區整體計畫以社區自主方式,把虎井嶼桶盤嶼打造成示範重點地區。

資料來源:請點選本網址(本鏈結可能因時間關係而失效)

*** 以下為個人備註資料 ***
註:現有保育區。
1. 澎湖另有白沙嶼小白沙)、雞善嶼錠鉤嶼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於81.03.12成立,保育對象為特殊玄武岩地形景觀;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2008年新增)。
2. 小門漁業資源保育區、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漁業資源保育區)。
3. 澎湖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澎湖貓嶼海鳥保護區

星期一, 7月 14, 2008

探訪紅燕鷗樂園-後袋仔(下)

我們的隊伍沿著海岸線往南前進,穿過草地後就可以看到岩礫區,這裡的礁石因為和海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還蠻好走的。小小粗短的玄武岩還蠻有它的特色的,不過這小島的岩況還好,來這小島基本上不是看石頭,而是看小鳥 :) 所以大家把目光都放在頭頂上急促呼叫的燕鷗父母了。

後袋仔南端

後袋仔一隅

來到接近南端一個小海崖處,有人說要跳水,OK嗎?阿弘找了一個較深處表演了一下給老外看,正當老外還在思考時,阿弘就躍身而下,不到一會兒,阿弘就游回來了。

左:要跳水嗎?老外:真的行嗎? 右:老外遲疑中...阿弘就跳了

在這東方就是船帆嶼礁了。在這裡阿弘捉了一隻蟹類在解說 :) 當然不是解說好不好吃或怎麼煮好吃。

船帆嶼礁

阿弘在講解這是什麼蟹

在這南邊的碉堡,可以看到遠方的船帆嶼,還有天空中的燕鷗。我在這裡觀察到最大的族群是白眉燕鷗和紅燕鷗,南方的小島就是大塭了。

船帆嶼後袋仔的防風牆碉堡

白眉燕鷗


來看燕鷗哦~遠方小島為90島之一~大塭 

大塭為九十島之中新增的小島,在90島之中的影像岸線面積0.01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776公里**,64島並未列入。

大塭也是座神祕之島,它位於後袋仔南南東方,相距約1.1公里,退潮時面積約有1.5公頃,是一處最高點3.7公尺,地勢較低平的岩礁,其東方約1.5公里處有處淺礁水域,水深不到五公尺,人稱"蠔曝淺礁",而大塭屹該淺礁間水域,平均水深不及15公尺,暗礁甚多,故大塭上裝設自動明滅燈塔一座。
澎湖黃加進先生(已過世)曾於大塭北北東方約20公尺處發現古沈船,並提供相關資訊,促使教育部委託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專案小組進行探勘,此區域稱為"將軍一號"。
有關將軍一號相關訊息可參考:澎湖海域古沈船資訊系統

左:燕鷗滿天飛 右: 遠方為大塭後袋仔南碉堡

左、右:白眉燕鷗

後袋仔頭(後帝仔頭)是後袋仔東南尾端亦為向海中突伸的海蝕平台。*P. 429。

左:小海蝕洞 右:許多白眉燕鷗


左、右:白眉燕鷗

左、右:白眉燕鷗
現在要往西岸走了,西岸有美麗豐富的潮間帶,後袋仔西方有略突出的低平海蝕平台,它的形狀很像烏龜露出的尾巴,稱為龜殼尾,是昔日村中漁民圍捕烏尾冬魚貨之處*P. 429。

潮間帶 魚、珊瑚及其它生物

拜訪完潮間帶,我走上草地往西沿著高地探索著。其中島的中間部份有最後一座地下的碉堡,不過我沒空鑽進去瞧瞧 :) 裡面怪暗且臭臭的,入口又很小,看來要走進去探索,手電筒、口罩都要必備吧,不知有沒有蛇?

左:白眉燕鷗? 右:生態保育告示牌

蒼燕鷗及大塭

左:白眉燕鷗及紅燕鷗 右:白眉燕鷗

不知誰的蛋?白眉 or 蒼 or ....?

紅燕鷗

紅燕鷗

島嶼中心地帶的地下碉堡

燕鴴

生態保育告示牌
走到告示牌旁看了一下,內容寫著:
敬告民眾每年四至十月份,本島嶼有保育類燕鷗科海鳥於此棲息、繁殖。基於尊重生命與愛護
動物之情,依法請勿於本島飼養羊隻、雞、鴨及干擾這群驕客,更勿撿拾或破壞鳥蛋,莫因
您的到訪而破壞此清淨樂土。
  自然生態保育,需要您的支持
澎湖縣農漁局 澎湖縣警察局製作
繞了一圈,終於回到沙灘了,這時是我這次回澎湖的一週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來踏踏海水吧 :)

船仔尾沙灘

很細緻的沙灘
快樂的時間總是匆匆來,又偷偷溜走,回去吃午餐的時候到了,回程時我看到了海翁礁的礁頭和白浪 :)

海翁礁
部份資源來源:* 地名辭書6 、**島嶼清查計劃
相關文章:
現在閱讀 -> Monday, July 14, 2008 探訪紅燕鷗樂園-後袋仔(下)
Saturday, July 12, 2008 燕鷗的家-後袋仔(中)
Monday, July 07, 2008 我的第43座島嶼-初見後袋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