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嶼2,海景、岩景皆無敵 |
我的澎湖‧妳的家 | Only Penghu 典藏澎湖島嶼 | 90 eye Penghu 就是愛澎湖
傾聽大地的心跳聲,我羡慕妳可以豢養滿天的雲彩 | 澎湖‧妳的家 http://etcmis.blogspot.com/
搜尋[澎湖‧妳的家]
星期日, 9月 09, 2012
我的小島62~草嶼2
星期一, 7月 07, 2008
鎮海城遺址
之前知道這裡,只是好奇這怎麼那麼醜 :p 只有五個大字"鎮海城遺址",遠遠看一點都不起眼。是看了硓古石季刊2008.03. 第50期* P.7,才想去看看,這個遺址考證認定在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
結果我的鞋子就在這裡被我強制給支解了,鞋身是鞋身,鞋底是鞋底。剛下過雨,地還泥濘不堪,我還是給它走到了。在這裡可以遠遠看到中屯的八支風車。

左:鎮海城遺址 右:遠眺中屯風車

碑文?

鎮海城遺址據點解說牌文
明朝天啟4年元月2日(1624年2月20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守備王夢熊率兵先城鎮海,
且築且戰,迫使荷蘭軍退守風櫃城,居益再發兵部俞咨皇督諸軍齊進,何軍陷於窘境,
兩度遣使請求緩兵,諸將許之,8月2日(1624年9月13日)荷軍拆風櫃尾城退往台灣,惟
渠師高文律12人,仍據高樓以守,諸將合力擒之,獻俘於朝,兵變始息,嗣後於瓦硐,
城前兩地築銃城,迄今380年,雖城址已廢,而名稱猶存。特於本址立牌為記。
縣長 賴峰偉 謹識
中華民國94年6月

遠觀鎮海城遺址
部份資源來源(硓古石季刊50)
結果我的鞋子就在這裡被我強制給支解了,鞋身是鞋身,鞋底是鞋底。剛下過雨,地還泥濘不堪,我還是給它走到了。在這裡可以遠遠看到中屯的八支風車。


左:鎮海城遺址 右:遠眺中屯風車

碑文?

鎮海城遺址據點解說牌文
明朝天啟4年元月2日(1624年2月20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守備王夢熊率兵先城鎮海,
且築且戰,迫使荷蘭軍退守風櫃城,居益再發兵部俞咨皇督諸軍齊進,何軍陷於窘境,
兩度遣使請求緩兵,諸將許之,8月2日(1624年9月13日)荷軍拆風櫃尾城退往台灣,惟
渠師高文律12人,仍據高樓以守,諸將合力擒之,獻俘於朝,兵變始息,嗣後於瓦硐,
城前兩地築銃城,迄今380年,雖城址已廢,而名稱猶存。特於本址立牌為記。
縣長 賴峰偉 謹識
中華民國94年6月

遠觀鎮海城遺址
部份資源來源(硓古石季刊50)
星期日, 4月 20, 2008
清晨拜訪草嶼
去年年底,我到泡菜家-宅腳嶼民宿作客,長達近十天,其實和泡菜已是十幾年的老朋友了 :) 歡迎冬天想來澎湖領教東北季風的朋友可以來long stay,他的民宿網址如連結所述。

12/22 我被分派到這間,12/22看到的月光
12/25清晨四點多我就醒了,今天算是平安夜吧,拿起包包,頭盔,工作鞋,今晨我要去拜訪草嶼(90島-瓦硐的草嶼1,64島-瓦硐的草嶼2),位於瓦硐村南(下社;又稱下瓦硐為牛車路以西),退潮時可達,島高僅約5-6公尺,是一座小小島,由柱狀玄武岩及多孔狀玄武岩組成 ** P.170,影像岸線面積0.00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377公里***。
PS. 64島的草嶼1為員貝嶼南的草嶼,在90島更名為小龍,小龍退潮時可和員貝嶼相連,其柱狀玄武岩下有一紅色頁岩層,高約一公尺,小龍南方有一寬約五十公尺的貝塚層 **P. 172,影像岸線面積0.0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523公里***。(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澎湖 小龍 (舊名草嶼1)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64島據"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所述,草嶼1(小龍)滿潮面稱是0.0154平方公里大於瓦硐的草嶼的0.0063平方公里,但是90島的資料正好相反,但我覺得小龍應比草嶼大才對。
摸黑騎進了小小的道路,兩旁草高的嚇人,最後終於走到海灣了,這已經是我第N次來草嶼了,不過若是要算走過潮水拜訪草嶼,次數應不超過五次,話說白沙本島的景點少的可憐,不過,白沙對我來說是個拜訪小島的最佳地方,也因為地勢關係,潮間帶也十分的豐富。草嶼1以下簡稱草嶼,旁有一個沉水岩礁,名叫-「石嶼仔」也有人叫石嶼,蠻矮小的礁岩,不過在這大片潮間帶是很容易引起注意,而這附近的廣大潮間帶是村民撿螺絲、收青海菜(礁膜)的所在地之一* P. 303。

左:眼前就是通往草嶼的路 右:沙地

左:通往石嶼的岩礁 右:第一位潮間帶的朋友~角眼沙蟹
其實草嶼附近的潮間帶生態比起本島幾個耳熟能詳的踏浪路線的潮間帶應是蠻豐富的,角眼沙蟹(沙蟹科)Ocypode ceratophthalma,頭胸甲方形,眼柄粗短,末端有角狀突,背部後中央有兩個茶褐色對稱斑**** P.131。
走了一陣子,天色慢慢亮了,草嶼的外貌已可以看出來了,不過我決定不直接到草嶼,而是往東南的ㄌㄚ\ ㄕㄚ ㄉㄚ(台語:我翻成骯髒礁)及尾嶼礁(台語) 與當地稱的港仔礁(台語)這一大片潮間帶走走。

草嶼

超大的石滬
在東南方大片潮間帶中,除了許許多多海邊生物如:黃疣海參、珊瑚、海葵外最醒眼的就是巨大的石滬,石滬外就是較深的海域,來這探險的旅客就要自行注意,還有這的潮汐也要留意哦。

左:單心型石滬 右:黃疣海參**** P. 163
其實草嶼附近潮間帶的石滬還真大,還能看到珊瑚及海洋生物

左:很大的石滬 右:飛白楓海星
如下圖,若您只顧著玩,這海水若覆蓋沙洲的話一般遊客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

沙洲與海水

左:在海、沙交際處覓食的海鳥 右:遠眺草嶼及石嶼仔

左:骯髒礁附近 右:尾嶼礁附近

左:港仔礁附近 右:零星珊瑚

大後公附近的骯髒礁(西)與尾嶼礁
在潮間帶逗留了好一陣子,約七點半左右,我踏上去草嶼的路,在草嶼的天空,我發現一隻猛禽,這讓我想起來是否是鵟,不過我並不認識鳥~所以就用猛禽來叫牠好了:) ,看牠在半空中盤旋的英姿,實在很棒。踏上草嶼的路徑是一條沙洲,走起來很舒服,而眼前那一堆就是草嶼的仙人掌叢。雖然地質上草嶼沒有很豐富可看性(有柱狀玄武岩及多孔狀玄武岩)不過這裡往西北往西,往東南都可以看到十分美的景緻。

左:前往草嶼 右:草嶼

左:草嶼島上遠眺 右:草嶼地貌

草嶼地質 熔岩流?
12/22 我被分派到這間,12/22看到的月光
12/25清晨四點多我就醒了,今天算是平安夜吧,拿起包包,頭盔,工作鞋,今晨我要去拜訪草嶼(90島-瓦硐的草嶼1,64島-瓦硐的草嶼2),位於瓦硐村南(下社;又稱下瓦硐為牛車路以西),退潮時可達,島高僅約5-6公尺,是一座小小島,由柱狀玄武岩及多孔狀玄武岩組成 ** P.170,影像岸線面積0.00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377公里***。
PS. 64島的草嶼1為員貝嶼南的草嶼,在90島更名為小龍,小龍退潮時可和員貝嶼相連,其柱狀玄武岩下有一紅色頁岩層,高約一公尺,小龍南方有一寬約五十公尺的貝塚層 **P. 172,影像岸線面積0.0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0.523公里***。(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澎湖 小龍 (舊名草嶼1)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64島據"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所述,草嶼1(小龍)滿潮面稱是0.0154平方公里大於瓦硐的草嶼的0.0063平方公里,但是90島的資料正好相反,但我覺得小龍應比草嶼大才對。
摸黑騎進了小小的道路,兩旁草高的嚇人,最後終於走到海灣了,這已經是我第N次來草嶼了,不過若是要算走過潮水拜訪草嶼,次數應不超過五次,話說白沙本島的景點少的可憐,不過,白沙對我來說是個拜訪小島的最佳地方,也因為地勢關係,潮間帶也十分的豐富。草嶼1以下簡稱草嶼,旁有一個沉水岩礁,名叫-「石嶼仔」也有人叫石嶼,蠻矮小的礁岩,不過在這大片潮間帶是很容易引起注意,而這附近的廣大潮間帶是村民撿螺絲、收青海菜(礁膜)的所在地之一* P. 303。
左:眼前就是通往草嶼的路 右:沙地
左:通往石嶼的岩礁 右:第一位潮間帶的朋友~角眼沙蟹
其實草嶼附近的潮間帶生態比起本島幾個耳熟能詳的踏浪路線的潮間帶應是蠻豐富的,角眼沙蟹(沙蟹科)Ocypode ceratophthalma,頭胸甲方形,眼柄粗短,末端有角狀突,背部後中央有兩個茶褐色對稱斑**** P.131。
走了一陣子,天色慢慢亮了,草嶼的外貌已可以看出來了,不過我決定不直接到草嶼,而是往東南的ㄌㄚ\ ㄕㄚ ㄉㄚ(台語:我翻成骯髒礁)及尾嶼礁(台語) 與當地稱的港仔礁(台語)這一大片潮間帶走走。
草嶼
超大的石滬
在東南方大片潮間帶中,除了許許多多海邊生物如:黃疣海參、珊瑚、海葵外最醒眼的就是巨大的石滬,石滬外就是較深的海域,來這探險的旅客就要自行注意,還有這的潮汐也要留意哦。
左:單心型石滬 右:黃疣海參**** P. 163
其實草嶼附近潮間帶的石滬還真大,還能看到珊瑚及海洋生物
左:很大的石滬 右:飛白楓海星
如下圖,若您只顧著玩,這海水若覆蓋沙洲的話一般遊客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
沙洲與海水
左:在海、沙交際處覓食的海鳥 右:遠眺草嶼及石嶼仔
左:骯髒礁附近 右:尾嶼礁附近
左:港仔礁附近 右:零星珊瑚
大後公附近的骯髒礁(西)與尾嶼礁
在潮間帶逗留了好一陣子,約七點半左右,我踏上去草嶼的路,在草嶼的天空,我發現一隻猛禽,這讓我想起來是否是鵟,不過我並不認識鳥~所以就用猛禽來叫牠好了:) ,看牠在半空中盤旋的英姿,實在很棒。踏上草嶼的路徑是一條沙洲,走起來很舒服,而眼前那一堆就是草嶼的仙人掌叢。雖然地質上草嶼沒有很豐富可看性(有柱狀玄武岩及多孔狀玄武岩)不過這裡往西北往西,往東南都可以看到十分美的景緻。
左:前往草嶼 右:草嶼
左:草嶼島上遠眺 右:草嶼地貌
草嶼地質 熔岩流?
星期一, 1月 14, 2008
擱淺於小門村東的「保馬山」輪
2007/12/30 我決定再次冒大風來到西嶼鄉小門的鯨魚洞看看不屬於這海域的龐然大物,來到小門,就會讓我想到那裡的幾個大特色,菜宅(澎管處指示牌寫著蜂巢田),鯨魚洞及小門的地質館,上次和yali老師已去拜訪西邊的小洞,這次我獨自前往東面也順道看一下擱淺的船。其實小門的地質也是蠻豐富的,像上頭這張照片就是在小門嶼東拍的。
下面這兩張圖是在吼門河道上的跨海大橋拍的,船體遠觀很小 :),把鏡頭拉近就大很多了 O_O
吼門上的跨海大橋遙望保馬山輪
保馬山輪
2007/12/30 09:38我來到擱淺處不遠的陸面上,往下俯看,由於風力還是很強,我來時正好天氣又不好了 -_- 不過正好可以來小門做風力spa,鯨魚洞由外向內部地面看就不必了,看到白色的湧浪,就沒什麼勇氣,必竟漲潮了。來看看地景看能有什麼新收穫好了。時時也要注意遠方飛來的'口水'(海浪的泡沫):D
左:小門的地景 右:石滬
結果還是地景及人文的石滬比較吸引我,雖然天候不好,我還是隨手拍了幾張照片。不久就走到保馬山輪附近的岸邊了,其實我沒有注意到小門的潮間帶,看起來似乎不錯,有空再來吧。爬下了高地,往沒有被海水淹沒的岩礁走去,看了一下也拍了幾照保馬山輪的照片,但天候因素且距離還是很遠,所以還是拍不清楚。
左:石滬及附近的保馬山輪 右:保馬山輪嶼遠方的跨海大橋
左:保馬山輪 右:小門嶼的地景
小門的小石礫及石英砂我一直覺得很特別,十幾年前幾我就很喜歡了,不過似乎也愈來愈少。
小門的小石礫
部份資源來源:高雄港務局港灣通報、天空新聞
相關文章: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BRAEMAR HILL「保馬山」輪近況
Monday, January 14, 2008 擱淺於小門村東的「保馬山」輪
星期四, 5月 03, 2007
澎湖開車開到盡頭是海的路
看到 greenyali 在blog提到 開車開到盡頭是海的路 一文, 澎湖到處都是海, 從大馬去, 應都可以遇海. 我po幾個我愛的點都可以開車到, 當然不是私房的. 有些點以前知道人不多, 現在應都知道了.馬公我不寫了.
湖西鄉
202/204 匯集到202終點. 裡正角 (那有一岩岸, 沙灘, 潮間帶 可看海, 觀浪等等... 很棒, 光復紀念碑, 日軍上陸碑)
202-澎14 的北寮奎壁山. 不用我再說了.... 大眾點.
202-澎13或202-澎41 的青螺 虎頭山及勾狀沙嘴 沙灘, 眺中屯風車, 東北海.... 大眾點, 不過虎頭山我沒開車過不知能否開進去.
202 或 203-澎11進沙港
204 林投
204-澎20 隘門
204-澎25 烏崁 (馬公市烏崁里)
白沙鄉
203-澎10城前 有廣播電台... 夏天有牛, 盛開天人菊等等.. 讚啦.
203-澎8 and 8-1 瓦硐
203 底到赤崁龍頭
203-澎8 後寮
西嶼鄉
203-西嶼合界
203-澎3 西嶼龜山
203-澎3 大池
203-澎3-濱海/或203-澎5 西嶼大菓葉
203-澎5 牛心山/灣
203-澎5 東台古堡
203 尾-外垵
湖西鄉
202/204 匯集到202終點. 裡正角 (那有一岩岸, 沙灘, 潮間帶 可看海, 觀浪等等... 很棒, 光復紀念碑, 日軍上陸碑)
202-澎14 的北寮奎壁山. 不用我再說了.... 大眾點.
202-澎13或202-澎41 的青螺 虎頭山及勾狀沙嘴 沙灘, 眺中屯風車, 東北海.... 大眾點, 不過虎頭山我沒開車過不知能否開進去.
202 或 203-澎11進沙港
204 林投
204-澎20 隘門
204-澎25 烏崁 (馬公市烏崁里)
白沙鄉
203-澎10城前 有廣播電台... 夏天有牛, 盛開天人菊等等.. 讚啦.
203-澎8 and 8-1 瓦硐
203 底到赤崁龍頭
203-澎8 後寮
西嶼鄉
203-西嶼合界
203-澎3 西嶼龜山
203-澎3 大池
203-澎3-濱海/或203-澎5 西嶼大菓葉
203-澎5 牛心山/灣
203-澎5 東台古堡
203 尾-外垵
星期二, 2月 20, 2007
澎湖 草嶼1 (舊名草嶼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