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顯示具有 嶼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嶼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3月 02, 2008

再訪澎湖青螺陽明妙塔

陽明妙塔有聚雨功能,本塔是澎湖石塔中獨一無二具有聚雨的作用,藉以保持該村農作物獲得豐沛的雨水,此塔目前的形狀是多年前改建的,上面刻有「陽明妙塔 民國歲次辛亥年季春吉旦 青螺眾弟子造」* P.201。相關閱讀:(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走訪湖西-白坑、青螺(III)),除此之外,陽明妙塔當然還有鎮風擋煞的功能。之前我在(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請愛惜澎湖的人文、歷史文化資產 )這篇有提到我會把路線圖放上來,該是兌現的時刻了,看不懂GPS圖,那就請看圖片解說吧。

2007.12.29. 陽明妙塔 GPS LOG

首先,您必須先來到澎縣縣湖西鄉,找到青螺這個小村落,不知道也沒關係,問一下,大蓋就找得到了,再不然就問人家湖西鄉青螺虎頭山怎麼走,不過若您問的人不知道青螺的話,我想問虎頭山他應也不知道吧。找到青螺後請沿著海邊走,會找到漁港,在這裡先找到"腰折"的魚,不過不要一直記得它"腰折"了,因為我去時它的確"腰折",或許它已經修好了。當您面對這"腰折"的魚,請往右前方看會有根虎頭山海岸經常管制區界址樁,而魚的左前方就是青螺陽明妙塔,位在山上,遠遠看就有了。

左圖:"腰折"的魚 右圖:虎頭山海岸經常管制區界址

沿著小徑向上,往左走一會兒,再右轉就能看到陽明妙塔了,從水泥地走到陽明妙塔約不用五分鐘, 不過若您從另一頭上來,那就不確定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目前是沒有什麼草,夏天的話草長高的話請注意安全,這裡可能有蛇。

陽明妙塔必經之路

俯看嶼仔

當你遠遠的看到右方有個塔,那時恭禧您,您已快走到了。

陽明妙塔
這就是陽明妙塔,之前怎麼走都走不到(從另一頭走),現在發現這條路好走多了,12.29.再訪陽明妙塔時發現基座被噴漆,我曾在(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請愛惜澎湖的人文、歷史文化資產 )寫下這一篇,也希望來到這裡旅遊的人不要在此塗鴨,更希望有關單位可以把它恢復舊貌。

俯看青螺沙嘴嶼仔

陽明妙塔的另一側

回程之路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請愛惜澎湖的人文、歷史文化資產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走訪湖西-白坑、青螺(III)
Monday, June 04, 2007 走訪湖西-白坑、青螺(II)
Monday, June 04, 2007 走訪湖西-白坑、青螺(I)

走訪嶼仔


嶼仔(我標註為G) 2007.12.29.

首先說明一下嶼仔,為什麼這裡叫嶼仔我也很疑惑,因為這裡沒有小島,頂多是一塊"礁",而最高點是避難塔,所以說不出個為什麼是叫嶼仔,不過既然有人這麼叫,我暫以這個名字吧。記得有一次我來到青螺青螺沙嘴,發現這個避難塔(本文後稱嶼仔)離這很近,問了一下在這從事漁撈的大哥,他說這叫嶼仔,大退潮後可以從青螺沙嘴走過去,不過依我"眼睛"所見,似乎不太行得通,即使我是有勇氣、夠高,有連身防水衣,這的流水很急,似乎依我的條件我是沒能從青螺沙嘴走到嶼仔
如下左圖,嶼仔青螺沙嘴很近吧,但眼前這青色的"港"(船走的路)我確定我走不過去!,在這裡也可以看到長岸,下面右圖巨大石滬旁有位著連身衣的大哥,至於他是怎麼走到那的,我就沒注意了。

左:青螺沙嘴嶼仔 右:青螺員貝嶼小龍(舊稱草嶼)及長岸

左:青螺沙嘴(我的銀色小機車) 右:往中屯沙港眺望

看來此路不通,我放棄了,但不是放棄找尋嶼仔,而是另找它路走到嶼仔, 找了好久,我決定從這裡下水。

左:長岸嶼仔 右:羅經山(鼎臍山)附近潮間帶

左:青螺沙嘴 右:烏雲遮罩下的日光

下了水,我發現對面有許多民眾在魚撈,走著走著,離嶼仔愈來愈近了,看來沒問題了,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我到了嶼仔

潮間帶中作業的村民

其實,若您閱讀過我的文章-Tuesday, January 15, 2008 找尋沙港北岸的"神祕小島" ,大概就知道,這裡有四座我分別標記成E,F,G及中途島四個點,因為從Google Eearth來看因為是衛星烏瞰,所以看起來都像島,除了長岸之外,其它的我覺得都稱不上島。
其實嶼仔內部還蠻破爛的,很怕哪天有人上去避難(因為潮水關係來不及走回去)天花板崩下來K到人了。

左:避難塔(嶼仔(我標註為G)) 右:避難塔內部

避難塔內部

離開時,我好好的將嶼仔再看一下,再看看長岸走到嶼仔的可能性。果然,依我來看,是沒有可能的,不過來過嶼仔一次後,下次應不會再來了吧,若要選擇,長岸應是更好的選擇。

遠眺長岸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走訪長岸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找尋沙港北岸的"神祕小島"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2007/07/14 員貝自"遊"行 (III)

星期六, 1月 19, 2008

走訪長岸


利用GPS走出"石滬"型狀 

石滬 遠方的高物即是長岸較高處(避難塔)

接續(Tuesday, January 15, 2008 找尋沙港北岸的"神祕小島" )這篇文章的進度,早上7:00我就已來到沙港並下海 :) 我真的很佩服我自己,平時這時間我應該在睡覺吧,不必說下海水,連出門我應都很懶,想不到來到澎湖就改變了。
今天的天氣還可以,但是因為冬天了海水還是頗冷的。我從沙港出發,看下圖就知道了,月亮還高掛在半空中,等我走了一會兒太陽才從厚厚的雲層中跳出,途中可以看到尼龍石滬,其實我真的分不太出來定置網* P.52 和低竿網* P.57的不同,還有鰻栽網* P.120,看來有機會要問問走過潮間帶的作者-洪老師了。

左:遠眺中屯島 右:尼龍石滬

左:被我標記成F的建築 右:員貝嶼小龍中途島

左:太陽跳出雲層了 右:珊瑚淺坪

走了一陣子,太陽終於掙脫雲層,這時我來到了珊瑚淺坪區,我儘量的避開珊瑚走到被我標註為F的建築附近,從這遠遠望著長岸,心想這條路還真有點難走,早知道就往中途島走再橫走過去,雖然比較遠,但好走多了,為了抄捷徑,這條路真辛苦,畢竟雙腳踏在冬天的海水中,水深又到膝上 -_-
好不容易到了石滬了,原本想的石滬附近應比較淺,結果這如意算盤錯了,滬當然由淺至深,不然怎麼集魚?人家巡滬也是在滬上,沒人在海中的滬旁吧,而我怕滑當然沒站上石滬上,一直走當然愈走愈深,好吧,沒辦法了,為了達到目標我走上石滬,以非常慢的速度低身爬行。萬一不小心滑倒落海就不好玩了!走過的路線就像本篇第一張圖,清楚的藉由我的路徑被GPS LOG下來繪出了石滬。在石滬上走了好久,也看到一些被滬房困住的六斑刺河豚:)

左:被我標記成F的建築 右:長岸高點-避難塔(標記E)

左:珊瑚 右:石滬

左:美麗的滬房 右:石滬中的六斑刺河豚

左:石滬中的六斑刺河豚 右:像被穿心的珊瑚 :)


石滬

好不容易走過深水區,我決定擺脫龜速再下海走。遠遠就看到一旁珊瑚淺坪作業的大叔,拍下了下面的照片,心中真為珊瑚們擔心,另一方面我也遠眺著中屯島,這裡的海色真的十分的美,這時我注意到另一邊的嶼仔(我標註為G的島)哇咧,這從這哪走得到,又沒有穿連身防水衣別開玩笑了,所以今天想要把這幾個島走過是不可能的啦,那邊那麼深,游過去還差不多,走怎麼走得到?

左:遠眺中屯島 右:珊瑚淺坪(軸孔珊瑚,桌形軸孔珊瑚,細枝鹿角珊瑚,趾軸孔珊瑚,膜形盤珊瑚)

左:珊瑚淺坪 右:嶼仔G

終於走出了海,到了礫礁岩灘及砱仔和部份細砂的地方,這應就是長岸吧,所以沒幾步路就到了避難塔。

左:小龍(舊稱草嶼)及員貝嶼 右:橙色的避難塔

左:避難塔 右:避難塔內
08:30來到長岸這個地圖上被我標註成E島的避難塔。 連忙走近一看,十分的失望 :P 什麼都沒有,不過心想~廢話,這想要有什麼?這就是避難(漁民海中作業若來不及配合潮汐回來可以上去避難)的地方而已啊,爬上高塔果然什麼都沒有,也不像中途島內有一碑(字看不清了)。下了避難塔,我再仔細的看看附近的潮位,找尋著如何去嶼仔,離開前還拍了幾張照片,既然今天己放棄了嶼仔我考慮要不要去中途島?不過海水真的太冷了,所以決定回程了,騎車到處看看哪可以去到嶼仔,想到之前阿伯說可以由青螺沙嘴走到,我就騎車到青螺了,到底能否走到呢?那就等等下一篇吧。

左:島上一隅 右:中途島雞頭嶼

左:梅氏長海膽 右:蕨藻科針葉蕨藻?

左:蕨藻科針葉蕨藻及珊瑚藻科的寬角叉珊藻? 右:整個在水面上的高點都是藻類所佔據,綠綠的很可愛

保護潮間帶立牌

相關文章:
Sunday, March 02, 2008 走訪嶼仔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找尋沙港北岸的"神祕小島"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2007/07/14 員貝自"遊"行 (III)
部份資源來源(*走過潮間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