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顯示具有 溪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溪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8月 30, 2007

初訪 溪塭


2007/5/9 AM 10:36 赤嶼上看溪塭

2007/5/9 AM 11:28 奎壁山俯看溪塭(前方為赤嶼,後方為溪塭。這就是我懷疑溪塭面積比赤嶼大的原因了)
找了許多資料,並沒有找到溪塭的文獻及參考資料,只有在島嶼清查中有查到資料,其文件中說明了溪塭的影像岸線面積0.0328(平方公里)及海岸線長度0.908(公里),不過針對於這資料,我採保留態度,因為這樣看來,溪塭是大於赤嶼的,不過仍可以參考參考。
溪塭~一塊十分大的礁石,位於赤嶼的東南方海平面上,在過去並未列入澎湖六十四島之列,在鄉土教材中有發現在奎壁山東有一座小島叫赤嶼仔嶼(我猜想,有可能即是九十島的溪塭,但我無法斷定)。
溪塭,因為滿潮後有海浪拍打,因此整個礁石上都滑溜溜的,沒有一雙好的防滑鞋真是難走 -_- ,有好幾次就差點滑倒。溪塭是無人島,島上真的沒有一個人,當然要把我排除在外,只有附近有釣客在釣魚,這裡水勢比赤嶼急,水深也比赤嶼深,不適合來這裡探險 :D
想要來這一探究竟的朋友,聽我的勸,就不必來吧 :D 若真的要來,就請選大潮再來,記得要是大潮哦,其它的潮水我都不建議(因為您可能對水路海域不熟),從哪走,怎麼走,我不會在這說明,因為自己的安全要自己負責,若要來,記得要準備好,詢問當地人的意見,不要冒然下海。
不過您還是可以在我的BLOG 澎湖‧妳的家 看到溪塭,雖然拍的很醜,不過看看就好 :D,溪塭不大,但我還是走了有一點久,因為很滑 -_- 溪塭也有一些潮間帶生物,像珊瑚等。
以下照片是我於 2007.08.13. 颱風過後,八月在澎湖的最後一天去溪塭拍的。

2007.08.13. 溪塭島上的潮池

2007.08.13. 溪塭島上的海蝕溝

2007.08.13. 溪塭島上的樣子

2007.08.13. 赤嶼溪塭(左)溪塭北奎(右)請仔細看海水深及釣客的高度

2007.08.13. 溪塭島上(左)溪塭赤嶼及後方的奎壁山(右)

可達度:較危險

星期四, 8月 16, 2007

初訪 溪塭, 鼓架嶼,白賊嶼, 龍頭礁 四島

2007年的8月澎湖行雖說2266,不過還是完成我計劃中的九十小島中未拜訪的四個小島。
對我來說,在颱風天去找小島似乎是很冒險的事,且這四個小島位於湖西鼓架嶼溪塭是比較危險的,去白沙白賊嶼龍頭礁時還下著雨,穿著雨衣找小島真的很辛苦。故在此奉勸也想去看看的人,要選好天氣,好潮汐,著好配備再出發,但仍舊不建議冒然去這四個小島。

PS. 有關鼓架嶼,地政局資料有可能有誤


2007.08.13. 拜訪溪塭

2007.08.07. 鼓架嶼 ?(ps. 地政局資料應有誤,此應為村民口中的東塭"ㄉㄤ ㄨㄣ\ ㄚ",而非鼓架嶼"ㄍㄡ/ ㄍ一\")

2007.08.11. 龍頭礁

2007.08.11. 白賊嶼

相關文章: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湖西、鳥嶼尋島路徑圖
Sunday, May 27, 2007 走訪湖西-尖山

星期六, 5月 26, 2007

走訪湖西-奎壁山(III)-上奎壁山

阿伯,你紅了啦,那時經您同意照了這張超讚的照片,不好意思我把你放在Google Blog了(未經您同意), 我想若google blog有時代風雲人物精選我一定投您一票。這個阿伯就是在 走訪湖西-奎壁山(II)-赤嶼 篇提及的神祕人物~拾貝阿伯。

往觀景台走時,正好遇到一個澎湖人帶著一群五六個台灣來的中年男女前往赤嶼,台灣的旅客問我這是哪?我親切的用台語告訴他們,這是赤嶼,那是奎壁山,這屬北寮,那個是溪塭,那個是番黍仔尾嶼,後面兩個小島是....聽了那群旅客傻眼,那個澎湖人也呆住,那個澎湖人問我是哪裡人,聽我說話腔調又不像澎湖人,台灣的朋友就說對啊,他的腔調有一種音很重, -_- 我是台南市人啊,誰說我的調怪了啊 (怒火),還問我那一根根的是什麼?我說低竿網(我很心虛的說,因為立竿網和柵網我不能很肯定,雖然讀過洪老師的走過潮間帶,不過也好久了)我只是告訴他們,功能就像是石滬,又問我說去那個島要多久,我說這潮水在漲,他們大驚說那危險,那不要去了,以免走不回來,我跟他們說不急啦,你們走去約五分鐘上島,繞一圈回來約十五至廿分,再走回來五分鐘,這潮汐沒那麼快把步道覆蓋,安全啦,順便告訴它赤嶼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岩脈海蝕洞海崖壺穴...可以去看看。走著走著就遇到了阿伯,和阿伯從步道聊到觀景台,一直聊到那群去赤嶼的旅客又安全的走回來。

阿伯應就住北寮村,因為我在北寮村的村落上還遇到他,他一直會想我是不是迷路了?不是啦,我是想,我應去奎壁山西邊照相後再上奎壁山(東邊)啦,阿伯聲音很豪爽,言吐風趣和我從5/9/07 10:50 AM聊到5/9/07 11:18 AM近半個小時,就站在大太陽下,從步道走回觀景台,我也問他幾年前在這附近發生溺斃的事件,我一直也存疑這裡真的能溺斃嗎?會不會是番黍仔尾嶼,他道了原由及他的想法,但確定的是-地點是在赤嶼,這令我大驚,難怪乎 愈危險的潮間帶愈不會發生意外,反到是看起來安全的路線才會意外不斷。
5/9/07 10:50 AM 遇到的阿伯
5/9/07 10:50 AM 遇到豪邁的阿伯

看看阿伯的籃子,螺不是很多 :( 老人家還要那麼辛苦在大太陽下大海中撈那麼久,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老人工吧 ,ㄍㄨㄟ ㄌㄨㄚ\這個礁岩也是阿伯告訴我的,問他國語怎麼說,他大笑我也不知道 :D。
阿伯的籃子
阿伯的籃子

阿伯還告訴我這些網的功能,網捕魚運作的方式,回來看看書,我想應是低竿仔網(低竿網)沒錯吧?待我再問問洪老師。
低竿網
低竿網

離開阿伯及觀景台,騎往南北寮漁港旁的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看看,一樣是碧海藍天好美呀。
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
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

回頭將機車停好後走坡道上奎壁山看看吧,十幾年沒上去了,不知有沒有改變,據說有狗...之前還咬傷人,小心點好。
爬坡-奎壁山
爬坡-奎壁山,用走的啦....

走著走著至高點到了,看到塔台了。
奎壁山至高點
奎壁山至高點

沒有狗?還是狗去溜達了?沒關係,看看番黍仔尾嶼吧。
奎壁山下番黍仔尾嶼
奎壁山番黍仔尾嶼

再看看東南方的赤嶼溪塭,原來這石滬也那麼美哦~
奎壁山下赤嶼及溪塭
奎壁山赤嶼溪塭

奎壁山上往北東南看的觀景都超好,下圖可以看到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及ㄍㄨㄟ ㄌㄨㄚ\。
ㄍㄨㄟ ㄌㄨㄚ\及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ㄍㄨㄟ ㄌㄨㄚ\及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下圖就是番仔石,那是阿伯跟我說的,番仔石是一向北延伸的玄武岩流之中大顆的石頭,岩中含有擄獲的橄欖岩團塊,且十分密集,有人說番仔石像隻大烏龜,不過這次我沒走過去,待下次再去看看吧。
番仔石
番仔石

奎壁山的瞭望塔不清楚他的功用是什麼,因為它也不是最高處,說升旗台也沒有旗竿,不知是什麼,不過走上去看看吧,我想景觀更美吧。
奎壁山的瞭望塔
奎壁山的瞭望塔

看到......有人在'肚姑',可能太累太熱了吧 :) 不吵你,你繼續哦~
瞭望塔旁的瞭望台
瞭望塔旁的瞭望台

準備去下一站菓葉了....... 最後還是放棄從奎壁山上爬下山下的貝殼塚. 回到停車處再看看, 觀景台下整片的沙灘似乎愈來愈小片了? 不是是否是錯覺?

奎壁山下的赤嶼溪塭、ㄍㄨㄟ ㄌㄨㄚ\、番仔石

走訪湖西-奎壁山(II)-赤嶼

離開了番黍仔尾嶼後,接著又要繞山下的岩礁回到奎壁山下的觀景台了(赤嶼)的對面,天氣實在有點悶,又要走水路?算了,好吧,為了避太陽,我就決定從奎壁山下的小洞穿過去,這樣可以閃掉幾分鐘的太陽,有關於小洞,可以閱讀前幾天貼的文章:澎湖‧妳的家 北寮奎壁山 小山洞

出了-_-型的洞口,離赤嶼就很近了,雖說兩個洞的距離很近,不過有點暗,還是要拿手電筒或用手機螢幕照明也行。只要不要"叩"到頭就好 :)。

接著,我前往本次行程的第二個踏浪路線-無人島-赤嶼

有關於赤嶼可以閱讀澎湖湖西 1/10 赤嶼赤嶼-是澎湖縣政府推動設置「玄武岩地質公園」之六處第一優先景點之一(六處第一優先景點所在:馬公市 桶盤嶼、湖西奎壁山赤嶼白沙吉貝嶼、西嶼小門嶼、望安天台山七美鄉東北海岸)。
------
以下文字擷取自 地景資源網
在規劃的地質公園景點中,以湖西鄉的奎壁山和赤嶼最容易到達。
從馬公市區出發,在東衛轉202 號縣道,在南寮轉入澎13號線,約1公里左右即可到達目的地,目前澎管處在此處建有停車場,交通十分便利。
北寮半島的奎壁山是一處典型的陸連島,在奎壁山的東方有一岩脈出露於海蝕平台上,長約300公尺,延伸至東方海域的赤嶼,岩脈中間部分因平移斷層而呈雁行排列,這條岩脈與赤嶼北方、奎壁山東邊的數條岩脈,就其分佈來看,應有所關聯。同時奎壁山東、北、西岸海崖為不規則柱狀玄武岩所構成的,是澎湖較少見的柱狀節理景觀,另在西北邊海崖碉堡下方,還有一個3~4公尺大小的海蝕洞,內有不知名人士用珊瑚碎屑貼上「背水洞」三字,十分有趣。
顧名思義,「赤嶼」即為紅色的島嶼,它位於北寮奎壁山東方,島長約120公尺,寬約60公尺,漲潮時為一獨立小島,在島的東南海崖下方有一段由凝灰岩構成的沉積層,部分岩層因鐵質氧化而呈現紅色,層理分明,同時層理間可發現一些微小的小斷層,述說著當時岩層曾經有過變動的紀錄。在附近的凝灰岩質海蝕平台,因受海蝕作用,形成造型奇特的蕈狀岩和壺穴,為戶外教學的好地點。
退潮時,赤嶼會露出一條長約500公尺的礫石步道與本島相連,走在潮間帶的玄武岩礫石步道上,一面享受有如摩西出埃及記的踏浪樂趣,又不會有破壞生態之虞,值得推荐。不過當您下海踏浪之際,別忘記看看岸邊的潮汐表,以免發生危險,而當地社區為顧及遊客的安全,特別推動國曆與農曆潮汐對照表的設置,這種在地活力的展現,實屬好事一件。
在赤嶼西邊的獨立海蝕柱,是一小型火口的地形,柱頂為橢圓形,長約20公尺,有內外兩層之分,內為表面風化成黃色的矽質玄武岩,外層則是黝黑的緻密玄武岩,十分特殊。
站在奎壁山頂或赤嶼,遠眺周圍島嶼,員貝嶼、活龍灘、鳥嶼、小白沙嶼、雞善嶼、錠鉤嶼清晰可見,連較遠的查坡嶼及澎湖最東邊的查某嶼也能映入眼簾,自有一番滋味。
------

閱讀完 澎湖湖西 1/10 赤嶼地景資源網 '樂樂等' 的解說後,我迫不及待想要帶領大家前往這個無人小島。妳瞧步道雖然逐漸的縮小,但是仍然歡迎著我們,在我看來未來的一兩個小時這步道還是會存在。仔細瞧這張照片在步道旁有一個小黑點,那就是一個拾貝的阿伯,等等他這神祕人物就會出現在 走訪湖西-奎壁山(III)-上奎壁山 這篇日記了。
前往赤嶼

沿著沙灘旁的海堤走,很快的就能走到步道起點。你看,赤嶼就在前方等我哩。
赤嶼在正前方

拾貝的神祕阿伯又出現.... 後面那個小島就是走訪湖西-奎壁山(I) 提到的 番黍仔尾嶼,而圖片最右邊高起突出處就是鎮煞碑。
阿伯及遠方的番黍仔尾嶼

奎壁山東方有一岩脈出露於海蝕平台上,長約300公尺,一直延伸到東方的赤嶼
奎壁山的東方岩脈
奎壁山的東方岩脈

西北方巨大獨立的海蝕柱,有多餘時間的旅客可以爬上去看看囉,以前我也爬過,但之後就沒有了....可能是老了,對爬上爬下沒興趣了。
赤嶼西北方的獨立海蝕柱
赤嶼西北方的獨立海蝕柱

怎麼看這岩脈都很可愛很美麗,不說這是岩脈可能也不會有人覺得它的特別之處,還有旅客問我說拍這石頭有什麼特別之處?
奎壁山的東方岩脈
奎壁山的東方岩脈

赤嶼看到好幾隻岩鷺,一開始我也不知到它是什麼鷺,問洪老師是不是蒼鷺或夜鷺,洪老師雖沒看到圖,但告訴我我看到的可能是岩鷺。
赤嶼上的岩鷺
赤嶼上的岩鷺

赤嶼回望奎壁山,不說這是奎壁山,若也沒有那高塔,還真有點像員貝嶼耶。
赤嶼西北方的獨立海蝕柱
赤嶼西北方的獨立海蝕柱

赤嶼北眺番黍仔尾嶼雞善嶼(右後方較小的島嶼),這水很清澈吧,所以我想從番黍仔尾嶼直接走到赤嶼這來真的~不太可能。
赤嶼北眺番黍仔尾嶼及雞善嶼
赤嶼北眺番黍仔尾嶼雞善嶼

赤嶼東南方的溪塭,也就是傳說中的90小島的另一個,也是湖西鄉十個小島之中的一個,及ㄍㄨㄟ ㄌㄨㄚ\ 一個當地人叫這名字的礁岩,不列在90島之中,中文名字不詳。
赤嶼東南方的溪塭及ㄍㄨㄟ ㄌㄨㄚ\
赤嶼東南方的溪塭及ㄍㄨㄟ ㄌㄨㄚ\

這就是90小島之一的溪塭,位於赤嶼的東南方 。
赤嶼東南方的溪塭
赤嶼東南方的溪塭

西北邊海崖損毀的瞭望碉堡,並沒有空走下去海崖瞧瞧,等下次有空再去吧。
西北邊海崖損毀的瞭望碉堡
西北邊海崖損毀的瞭望碉堡

碉堡附近的海蝕地形,好大的一個缺角。
赤嶼北方(偏東)的海蝕缺角
赤嶼北方(偏東)的海蝕缺角
這兩座突起處很像......胸部 -_-
這兩座突起處很像......胸部 -_-
這根算小海蝕柱吧,賣供係男性器官,像香菇頭好了
這根算小海蝕柱吧,賣供係男性器官,像香菇頭好了。差不多囉,可以往回走囉,赤嶼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地質小島耶,雖然在十幾年前還不紅,不過我想這個小島每天有兩次低潮點可以走過去,且又安全,我想愈來愈多來湖西的旅客都不會忘了這小島吧。

星期五, 5月 25, 2007

走訪湖西-奎壁山(I)-番黍仔尾嶼

有關於番黍仔尾嶼可以閱讀澎湖湖西 2/10 番黍仔尾嶼
本次番黍仔尾嶼的GPS路線圖可參考澎湖‧妳的家 北寮奎壁山 小山洞 這篇文章。
番黍仔尾嶼,位於北寮奎壁山東北方,赤嶼北面的一個無人島,是一沙洲之島。

等我將車子停好,裝備帶齊,要出發時時間已經是09:27,距離氣象局預報的最低潮水-29公分的09:35已沒有什麼時間了,而且今天是小潮,退也退不多,漲應比較快,不過這兩個島我算是十分的有把握,雖有礁石,路不是那麼好走,但十幾年前常來走,算是對它們兩個小島還算熟悉吧。

先看一下赤嶼的步道吧,啊哈!今天真得能踏浪了。這樣的狀況我預估我走到番黍仔尾嶼再回來走去赤嶼再回停車場都不會弄溼腳,因為從番黍仔尾嶼走來赤嶼褲子溼的地方會乾了。因為這樣看起來再一兩個小時都可以很平安的回來。
小潮時的赤嶼
小潮時的赤嶼

接著換了牽拖,邊跑邊跳的走過水泥路,往礁岩走過去,因為走沙灘比較慢,回來再走沙灘就好了,YA~~踏浪去~
爬上岩礁來瞧瞧番黍仔尾嶼吧
爬上岩礁來瞧瞧番黍仔尾嶼

本來都走岩礁,不過大小石頭用牽拖走起來很費力,很容易滑倒,所以我就放棄了,直接走到海水中,這樣可以看東看西,又不會熱,就只要擔心牽拖會被潮水帶走而已,所以夾腳牽拖你不要亂跑A,今天才是第2天而已。
往番黍仔尾嶼的水深不及膝
番黍仔尾嶼的水深不及膝

說著人就跳下岩礁,改走水路,剛把腳放到海水中全身舒坦,好涼啊,海水很乾淨,這是來澎湖最多人會說的吧~哇!好清徹的海水!
沒錯,所以既然要踏浪就是要踩到海水啦~走走走,往番黍仔尾嶼走去。
走到半路水深處回首望奎壁山下的貝殼塚
走到半路水深處回首望奎壁山下的貝殼塚

走到潮水快最深處海水約及膝,回來時10:10又更高了一點(漲潮了嘛),在這裡照了一張奎壁山下的貝殼塚,不用三分鐘就可以走過這不深的潮間帶而踏上番黍仔尾嶼了。
踏上番黍仔尾嶼
踏上番黍仔尾嶼

向前走了一段路,返過身來,看看奎壁山,真的很像一隻大烏龜在海上嗎?看到那高高的塔端,等等有空上去走走,很久沒有從奎壁山上爬下來貝殼塚了耶。
回眺奎壁山全景
回眺奎壁山全景

番黍仔尾嶼是珊瑚貝殼及砂子組合而成的小島,不過附近都是岩礁,而在島上我是沒看到很豐富的生態,以往可以看到鷗鳥,這次沒看到,可能時間不對吧,植被也不多,倒是垃圾蠻多的,和去年來看的情況差不多,都沒有改善。
番黍仔尾嶼上的珊瑚碎屑
番黍仔尾嶼上的珊瑚碎屑

島上到處可見珊瑚碎屑及垃圾。在番黍仔尾嶼可以向遠方眺望大小雞善嶼錠鉤嶼,旁邊的赤嶼(等一下要去拜訪的小島)及赤嶼旁的溪塭。至於說雞善嶼錠鉤嶼能否到?我想你一定是想太多了,除非你有興趣當龍王的女婿或媳婦,不然看看就好,別異想天開從番黍仔尾嶼走出去,當你跨出人類的一小步時,我想只能聽到噗通一聲掉到海的深處了。
番黍仔尾嶼遠眺雞善嶼
番黍仔尾嶼遠眺雞善嶼

番黍仔尾嶼遠眺錠鉤嶼
番黍仔尾嶼遠眺錠鉤嶼

至於Greenyali老師之前問我可否從番黍仔尾嶼直接走到赤嶼,我看起來不太可能,還是老實點從奎壁山下繞回去走步道吧,我想這安全許多。
番黍仔尾嶼眺赤嶼
番黍仔尾嶼赤嶼(看來不太可能直接走過去赤嶼

番黍仔尾嶼上有根鎮煞碑,去年拍時沒拍好,一片黑,今年再去時特別留意了一下,終於給拍下來了,上面寫著奉玉旨 X(打不出來的字) 代天巡狩 "薛周康"府千歲鎮境押煞罡。
潮汐不好時,走到這碑也就差不多了,尤其是漲潮了,不要再往前走去,因為小潮能走的潮間帶本就不多,踏浪首重安全,不要和生命安全過意不去。

奉玉旨 X 代天巡狩
奉玉旨 X 代天巡狩 "薛周康"府千歲鎮境押煞罡

往回走時,就能看到我說的滿地垃圾了,還真的是滿地哦,我在想沒用卡車來載,也帶不走,或許下次淨灘可以把番黍仔尾嶼列進去。不然很快的番黍仔尾嶼也可以改名叫垃圾仔尾嶼,因為垃圾形成番黍形島狀 :D,垃圾果然是番黍仔尾嶼的悲歌,鷗鳥的殺手。
番黍仔尾嶼的悲歌-垃圾
番黍仔尾嶼的悲歌-垃圾

準備走回去了,我戴手套腕帶是為了不曬太陽,把手指露出來是為了能撿東西看,腕帶呢?就是要綁GPS接收器啦。
戴手套腕帶
戴手套腕帶

回程呢,潮水又漲了,不過海水十分的清澈,看到海底是可以的,所以安全沒問題,走回來時水深及膝,來回不過短短的半個多小時,我拜訪了本次行程第一小島-番黍仔尾嶼
潮水又漲了,不過還是清澈可見底
潮水又漲了,不過還是清澈可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