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
裡正角,由縣道202終點往西北轉西騎,很快的就進入
尖山村了。
往海邊騎進去,穿過小巷來到
尖山海濱公園旁的
觀海亭,其實尖山除了
尖山發電廠的三根彩繪煙囪外晚上會閃著閃著,
尖山有什麼特別的景點,我還真的說不上來,因此
尖山多半只有路過的旅客。
有啦有啦!我想到了,
尖山外海有兩個90島嶼中的
鼓架嶼及
香爐嶼。
不過這次潮汐的問題
鼓架嶼應沒折了,而
香爐只能隱約看到了。
在這觀海亭看著看著不知道到什麼就往回騎回
龍門的漁港了,在那看看,拍拍照,騎回
尖山電廠時也拍了一張
龍門的
觀音宮(還沒蓋好),離開
觀音宮後,機車噗的衝向台電的
尖山電廠。
觀海亭
前方這片就是
鼓架嶼?
事後村民口中證實,這不是
鼓架嶼,而是
東塭
尖山漁港及
尖山電廠
龍門、
尖山漁港及
尖山電廠三根煙囪
尖山客貨碼頭
龍門-
觀音宮 (一)
龍門村
觀音宮有關於
觀音宮的簡介,以下文字截取自
澎湖無線FUN之宗廟之旅-
觀音宮:
所在地:
湖西鄉
龍門村120號
創建年代日期:確實創建年代已無資料可證,惟透過村中長者口述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教別:佛教
主祀神佛:觀音佛祖。
祭典日期: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
---
觀音宮坐北朝南,地處聚落東南方,清乾隆丙辰(1736)原為福德廟,丁卯年(1747)農曆六月十九日奉迎觀音大士入祀,道光丁亥年(1827)改建為觀音宮,現廟貌為民國五十三年(1964)農曆九月十九日所興建落成。(* P264)
---
PS. 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年底辦理整修迄今,我猜應是重建,因為和圖資照片已不同。
位於
澎湖縣
湖西鄉
尖山村29號之2的台電
尖山電廠及三根煙囪
以下說明文字引用
走讀台灣位於馬公第二漁港附近的澎湖電廠因機組老舊,已無法滿足地方上的需求。民國八十二年初,台電乃另覓新廠增建機組,選定澎湖縣湖西鄉尖山村進行建廠計畫。尖山電廠合計總裝置容量十二萬瓩,可充裕澎湖地區電力之供應。尖山發電廠沿廠界週邊設置三十公尺寬之綠帶,全廠區植栽綠化,面積達四點五公頃,為一座公園化電廠;該廠並設置各項環保設備,將廢油回收處理再供機組使用,另廢水回收處理後則供植栽灌溉使用,兼具環保及節能效益,此外,為使該廠機組及民生用水自給自足,該廠利用機組發電後的廢熱,經鍋爐產生蒸氣,供海水淡化機組每天製造六百噸淡水,以減輕澎湖地區的供水壓力。
有關兩個無人小島:
鼓架嶼:九十小島之一;其實應稱
鼓架礁,村民以"ㄍㄡ/ ㄍ一\"(台語發音)”稱這個岩礁。
鼓架嶼位於
尖山村南(
尖山海濱公園及
觀海亭南),由八個大小不等玄武礁岩所成,外觀就像放置大鼓的支架而得名,今海蝕及採石破壞外貌已不復當年。(* P.259)
PS. 但就我詢問當地村民,縣府地政局的資料"
鼓架嶼"(音為:"ㄍㄡ/ ㄍ一\")可能有誤,標記點的岩礁應為村民俗稱的
東塭(音為:"ㄉㄤ ㄨㄣ\ ㄚ"),我翻成
東塭,而鼓架嶼則在其西南方,東塭實際上有巨岩(亂石),比扣除掉燈杆高度的鼓架嶼還高,衛星圖也較清楚,故有可能被誤認,且東塭退潮可以步行而至,而鼓架嶼大潮還需要涉深水甚至游泳才可以到達。香爐嶼:六十四島暨九十小島之一;在鼓架南方海中,由五塊礁岩組成,但卻是澎湖六十四島之一,台灣府志中記載著「
香爐嶼:嶼有三層,形如香爐....」故島名即形容其外觀,起霧時的景色優美是澎湖八景之一。(* P.259)
下一站呢?往西到
林投去。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湖西、鳥嶼尋島路徑圖Thursday, August 16, 2007
初訪 溪塭, 鼓架嶼,白賊嶼, 龍頭礁 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