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星期日, 5月 10,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上)

桶盤嶼,一座擁有凹字型輪廓的小小島。

桶盤嶼導覽圖

桶盤嶼從東到西繞一圈不用一個小時,從東方出發分別可以看到磯釣場、貓公石、沈積岩層、柱狀玄武岩到西南角的蓮花座蓮花台蓮花池),不過這的蓮花座沒有蓮花哦。往北還有球狀風化的玄武岩及貓公石,村落可以看古厝,原本的沙灘已經因為建漁港而消失。

一般而言遊客的走法應該是往西南環島走,然後上上坡到村落看看古厝,走馬看花,約停留30-60分鐘即匆匆結束。有鑑於此,我希望今天可以停留更久的時間,所以前天先到虎井住,一大早就北上桶盤嶼,接近中午時分再北上回到馬公市,走一圈桶盤嶼就可以知道桶盤四寶:「蕈狀岩群」、「壺穴」、「蓮花座」、「貓公石」。

桶盤嶼是由兩層矽質玄武岩夾沉積岩構成的;覆蓋於方山頂面的矽質玄武岩形成於距今1100-1000萬年前,下部的玄武岩推測形成於距今1500-1400萬年前,兩層矽質玄武岩中間所夾的是淺水沉積的沉積岩。桶盤嶼西側海岸的下層矽質玄武岩受海浪侵蝕,形成較廣大的海蝕平台,有的是岩石基盤受侵蝕而形成的,有的則是在岩石基盤頂面先堆積圓形礫石,受珊瑚等石灰質膠結後再侵蝕形成的**。

桶盤嶼有三個大特色:
1. 桶盤嶼四周是由巨大的玄武岩柱圍繞,是澎湖最具規模的玄武岩柱群,因劇烈風化和侵蝕,部分柱頂風化成球狀。因頗具特色,桶盤常被稱為「澎湖的黃石公園」,目前也是地質公園之一。
2. 東南方海濱遍佈「貓公石」:玄武岩因受風化及差異侵蝕的作用,較鬆軟部分被溶蝕而流失,造成岩石上佈滿蜂巢狀,此種「蜂窩岩」當地人稱之為「貓公石」(或貓江石),現已明令禁採。
3. 「蓮花台」:海水退潮時,在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會露出一似火山口的環狀構造,中央穹起有如一座蓮花,當地人稱「鴛鴦窟」或「蓮花池」。

桶盤嶼最壯觀的海崖在西南側,由粗大的柱狀玄武岩構成的海崖,因風化、侵蝕作用而形成奇形怪狀的岩柱。桶盤嶼南側的海崖雖然高大,但植被較佳,景觀價值較低。不過這段海岸的貓公石(蜂窩岩)發育最壯觀,堪稱為『貓公石大道』。步道路基大多由粗大的柱狀玄武岩橫切形成的石板舖成。桶盤嶼東側海岸在區位上屬於聚落的後方,分布著許多墳地,海岸受海浪嚴重侵蝕,步道已經被破壞殆盡,柱狀玄武岩露出不明顯,邊坡高度較低,坡度亦緩,景觀價值較低。**

桶盤嶼村落一隅

這個指示牌比虎井的清楚多了

左:桶盤嶼碼頭 右:古厝

一看就知道是小花的傑作

我選擇穿過村落直接到南邊去,爬上了低緩的爬坡看到了一面有漆畫的牆,這個風格,不用想就知道是小花了,果然,小花的名字就在上面,沒有走過桶盤嶼潮間帶的我決定今天沿著潮間帶慢慢走,慢慢看。

左:桶盤水塔 右:桶盤藝術村

桶盤藝術村一隅

沿著小徑走,不久就看到寫著桶盤藝術村的門板。走到附近看看,一旁壁上寫著2002年 "創作是什麼,似花開花落,是潮起落潮,是有進有出,是給予放下,似境界體現,是天涯海角,是哎呀呀呀,似千萬變化,是孤愁寂別,似隨手拈?,是日昇月落,似渾然我忘,是真心誠意,似天長久,是別來無恙。"我的結論是->"似看不太懂" :D 果然我沒藝術氣息。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條小徑通往海濱,沿著這小徑走就對了。

左:往南邊的海岸 右:遠眺虎井嶼

巨大的玄武岩切面被當做路基,遠方的大島就是虎井嶼。這時太陽才好不容易從雲層中露出臉來。低緩山坡上的玄武岩因為植被的關係被搶了風采。

左:桶盤嶼環島道路 右:玄武岩

虎井嶼及日出

巨石

我將沿著潮間帶南環桶盤嶼

在大石頭上座了一會兒,等到太陽高昇後,我沿著潮間帶走,因為這時候是退潮,所以我選擇快馬加鞭到西南方的蓮花座。早一些時間的雨災把桶盤嶼傷的不淺。我沿海岸往山壁看去,玄武岩崩落的崩落,倒的倒,有的還滾下山來。

遠遠的可以看到危石

最令人稱羨的桶盤嶼柱狀玄武岩

整個桶盤嶼除了北方港口外幾乎被玄武岩給圍繞

桶盤嶼最美麗的-玄武岩

崩落的玄武岩

沒走多久,就走到了桶盤嶼最大景點之一~蓮花座。當然一定要走過去拍照囉。不然一天的辛苦不就白費了。不過這裡的岩塊不知為何特別的滑,沒辦法走快,只能緩步慢行,不過想想也沒有差,反正什麼不多,時間最多了,走到最接近海的地方慢慢走去蓮花座

左:遠方就是景點-蓮花座 右:蓮花座前方就是桶盤嶼最狀麗的玄武岩群

左:美麗的貝類及陽遂足(蛇尾) 右:桶盤嶼柱狀玄武岩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澎湖地質公園
相關文章:
Thursday, May 14,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下)
Sunday, May 10,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中)
Saturday, May 09, 2009 2008.12.14. 漫遊桶盤嶼(上) <--- 現在閱讀本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