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澎湖‧妳的家]

星期二, 5月 22, 2007

走過中央里(I) 施公祠 萬軍井

離開了第一古蹟天后宮, 一定要來到澎湖媽宮最早開發的發源地, 第一街; 中央里.
*中央里位於媽宮城內之中央, 故名. 和復興里同屬南甲, 是媽宮開發最早之地區. 有關街內及頂街, 下街以後有空再來介紹.
*中央里最著名的不外乎是: 一級古蹟 澎湖天后宮, 台廈郊馬公會館(台廈郊實業會館)的扁額掛於水仙宮, 而水仙宮是媽宮古城四大廟之一(媽祖廟, 城隍廟, 觀音亭, 水仙宮), 四眼井, 施公祠, 八座崎, 萬軍井. 這裡我先說的是萬軍井與施公祠.
(一) 萬軍井:
**馬公市中央里一巷十一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
歷史沿革: 施公祠位在馬公鎮中央里,天后宮東邊橫巷,昰一民家式祠堂,建廟年代欠詳,可能是康熙三十五年,施琅去世後,才建來紀念他的祀廟,當時稱為「施將軍廟」。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重建後,才易名為「施公祠」。原址在今澎湖醫院附近,民國前十六年,因醫院徵地闢為院舍,才遷至今址。依據元史及新元史的記戴,澎湖在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設立澎湖巡檢司。在元兵登陸的地方,有先民聚落,必定是以大井為水源,聚落漸漸而形成媽祖廟宮下街。 然後,再發展到以「四穴井」為中心的大街。大井又稱為「萬軍井」、「師泉井」,位於馬公市中央里,天后宮的東邊巷子裡面。據澎湖廳志的記戴: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靖海侯施琅擔任水師提督,率領大軍攻打鄭氏。攻下澎湖以後,便派兵萬餘人駐紮媽宮城;但當時媽宮城水泉是很少沒水飲用,且瘴疫又流行,施琅走投無路,只好祈求媽祖多加保佑。第二天,大井中果然湧現大量甘泉,汲取不竭,軍心才穩定下來。因為這一口大井可以供應萬軍飲用,所以被稱為「萬軍井」。 (本段文章取自澎湖縣政府)
萬軍井石碑
萬軍井石碑
施公祠與萬軍井簡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 提督福建水師攻澎,擊敗守澎總督劉國軒而領媽宮, 師苦無水,琅禱於神, 井湧甘泉,萬軍汲之不竭,名曰「萬軍井」,或稱「大井」康熙三十五年(1696)琅卒, 翌年命建施將軍廟於媽宮澳東街,道光二十三年(1843),更名施公祠
澎湖縣政府製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立
萬軍井
萬軍井
(二) 施公祠:
**類別:祠廟位置:馬公市中央里一巷十號
創建年代: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年)
* 萬軍井的對面即是施公祠, 是一民宅式祠堂, 奉祀施琅. 原址在今署立澎湖醫院,附近,民國前十六年,因醫院徵地闢為院舍,於是將施琅廟遷至中央里現址.
正殿懸掛一匾額「寰海皆春」, 為道光年間澎湖副總觀詹功顯所立, 神龕中祀有紅臉神像, 為施琅將軍, 左右有黑白無常大神.
施公祠
施公祠
施公祠寰海皆春匾額
施公祠寰海皆春匾額
施公祠三級古蹟
施公祠三級古蹟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 **澎湖縣政府
關聯日誌:
走過中央里(III) 摸乳巷 街內公園 朝日鞋店 豆芽菜工廠 復興里 澎湖氣象站
走過中央里(II) 乾益堂中藥行 四眼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