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底我選擇到澎湖去度過2007年最後幾天,原本還想留在澎湖跨年(老師也說應要留著渡過,因為難得回來,再說印像我也只在澎湖度過1次跨年,即使唸書時好像也沒有),不過活動真的沒有很吸引我,所以我選擇回家在床上跨年。
回顧2006年我在澎湖的時間有22天(四次),約快一個月。
而在2007年,我在澎湖的時間有40天(五次)。
年底的Long-stay我特別要感謝多年的好友泡菜在安宅經營的宅腳嶼民宿,讓我在大風吹的風島(冬天叫風島,夏天叫菊島)能有一個溫暖的據點,還有住了一天的中華電信澎湖會館。
這次的收據也不少,待我有空好好的分享吧。
我的澎湖‧妳的家 | Only Penghu 典藏澎湖島嶼 | 90 eye Penghu 就是愛澎湖
傾聽大地的心跳聲,我羡慕妳可以豢養滿天的雲彩 | 澎湖‧妳的家 http://etcmis.blogspot.com/
網頁
▼
星期一, 12月 31, 2007
星期日, 12月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2007.05.13. 虎井、桶盤 GPS 路徑圖
約十點四十四分來到了南進指揮所的入口處,那邊牆上掛著參觀須知。其實,坊間有人說這不是南進指揮所,但有人說是?至於是不是?我不是建造者,也不是史學家,輪不到我說話,不過,我不覺得它是什麼指揮所,但是被蓋成這樣,我必須說真的很醜,在心中,就是把它當成是地下碉堡就好,反正虎井現在又不是戰地,且這指揮所也沒列入文化資產,所以我就把它和雁情嶼的碉堡歸為一類。就單純下去走走罷了,不過畢竟這是虎井的第二景點,所以去看看是必要的!
參觀須知
為維護原始設施風貌,內部光線反差極大,請小心慢行。
請注意設施高度,小心頭部碰撞,避免推擠危險。
請勿奔跑、亂丟煙蒂、垃圾、吐檳榔汁等污染環境行為。
請勿於牆壁彩繪、塗鴉、留言及其他破壞景觀行為。
10:44 被掛牌稱為南進指揮所的地下碉堡
裡面頗暗,不過可以藉由四周可望到外面的窗口看到外面的景觀
中央通道貫穿指揮所,通道兩側再分隔為數個小房間,作為會議室、寢室、庫房
指揮所內外
左:南進指揮所出口 右:南進指揮所說明文
南進指揮所
無法前進的軍事遺跡
傳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將
領山本五十六為侵略南太平洋,在此
地建立一座堅固的地下堡壘-南進指
揮所,作為日軍南進的指揮中心。
指揮所呈狹長形,內部以一狹長
的中央通道貫穿,通道兩側再分隔為
數個小房間,作為會議室、寢室、庫
房等。臨海面有一座監視堡壘,可監
視海上的活動。
為避免指揮所遭轟炸損毀,故於
西嶼及五德各設餌砲一座,誘騙美軍
轟炸,因而保存了指揮所的完整。
指揮所附近的建築
另外,指揮所山下,也就是西山西南邊突出的地名-「吃落」我覺得翻成「吃流」比較有趣,也就是退潮的意思,老輩居民表示這裡為海岸退潮的起點,因為是時水流方向是東南流,而且潮急,故以往搖櫓時代經此北上返港的漁船要逆急流而行,非常吃力,相對於「吃落」水退潮的起點,另一個就是漲潮的地點,這位於西山東南角名叫-「煙墩下」,命名由來或與清朝時代在此設「煙墩」有關(* P.168)。
指揮所附近的建築及零星的墓地,看起來蠻有發展的前景,可惜這裡是離島,不然這做生存遊戲據點好像不錯,接著我再往南偏東的方向走,想說可以很順利走回漁港,想不到沒路了,-_-至少是沒大馬路,泡菜說有小路還是可以走回來,是外地旅客的我,就決定不浪費時間了,趕快下山回到碼頭。
虎井西山眺東山
虎井一隅
在西山頂眺望遠方及俯看腳下的村落,不過,太久沒來虎井不知道西山沒有所謂的環島道路,差一點來不及回來搭交通船。從儲存槽一路邊走邊跑回碼頭花了不到三十分鐘,還背著一堆東西,汗流夾背的殺回漁駐所,好在跑的快,到了電信機房時才11:16。
虎井介紹文
虎井
Huching
虎井嶼位於桶盤嶼南側,為澎湖第七
大島。有軒昂雄偉的柱狀玄武岩景觀
,另由於崖下海域澄澈秀麗!昔有-
虎井澄淵美景之名,最為人稱道的當
屬-沈城之謎,相傳十七世紀荷蘭人
曾於島上建有城堡,後於戰火中沈沒
海底,近來雖屢有學者前往探勘,但
迄未有重大發現,依然是百年來的不
解謎團。
Located south of Tungpan island, Huching island is the seventh largest island in Penghu, Known for Huching Clear Waters, it has a magnificent view of the beam past basalt and crystal clear seawater seen from the cliff. The best-know story is the mystery of the sunken city; legend has it that the castle built by the Dutch in the 17th century sunk to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during the war.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area without any major discovery. It remains an unsolved hundred-year mystery.
吃得頭好壯壯的貓咪
虎井沒有大貓,但小貓可就多囉,常可以見到貓咪趴在水泥地上吃東西。
短暫的重訪,十一點半時我就準備搭船回到馬公了。因為時間不夠,根本無法好好的走走東山,所以西山也只能急急忙忙的匆匆一撇。像「水仙宮」也沒能拜訪,也沒到虎井的兩個學校晃晃。虎井東山有幾個有趣的地名,我就在此寫一下吧。
「南勢灣」,東山南方的地名,之前提及虎井的「鼻」是指突出的地形,而「灣」或「彎」及「垵」就是指凹入地形,「南勢灣」就是南方凹入的海灣,多位長輩表示小時曾親睹其地有一穴,深不可測,然三、四十年前崩塌,不復見。(* P.169)
「鵝豆頭」,我比較喜歡叫它「鵝鼻頭」在之前我有寫到這裡算是澎湖天險之一(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澎湖六天險 - 「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鼻頭、五潭門、六東吉」),此處為東山最東邊,是軍事區,虎井沈城的傳說就在前面的海底,退潮時搭小船較能看清,然水流急有漩渦,東山像隻禽鳥,此名稱由來可能是禽鳥頭部之意。(* P.169)
「石壁」,東山東北方地名,是軍事區,海岸上去是斜坡,斜坡上是一大片陡峭的岩壁,其上有許多相通的坑道,以前有駐軍,現已荒廢成為遺跡。(* P.169)
「大灣」,東山北方的地名,因為是一大凹入地形,故名,此地山崁下有大片平坦地面,三、四十年前人口增多時(近兩千人),本擬在此另建村落,但日後人口大量外移而作罷。(* P.169)
虎井國小 以下資料擷取自虎井國小網站
民國21年 馬公公學校虎井日語講習所
民國29年 改稱馬公公學校虎井分教場
民國34年 改稱馬公國民學校虎井分校
民國35.02.01 奉准獨立改稱虎井國民學校
民國57.08.01 奉令改稱為虎井國民小學
在虎井國小網頁中,有更多有關於虎井的鏈結,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看,虎井地名由來,虎井沈城,虎井海域釣場,虎井的廟神,虎井交通。
中正國中虎井分部 以下資料擷取自中正國中虎井分部網站
民國五十七年 學校成立。
民國五十九年 於五德里設立澎南分部(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獨立)。
民國六十七年 設立虎井分部。
民國八十二至八十五年 學校因老舊關係,於八十二年、八十四年分兩期進行校舍重建,
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完成一座中庭綠草如茵、歐式壯麗建築物。
想到這裡,我又想到虎井的兩所學校:虎井國小及中正國中虎井分部,皆為迷你學校,去年虎井國小全校學生僅11人,教職員加工友,卻有9人。而鄰近的中正國中虎井分部,更僅有5名學生及6名老師,都面臨廢校的隱憂,但地方上普遍反對,希望保留學校,不過我一直在想,這兩所迷你學校真的能再撐幾年呢?想想在虎井嶼曾是漁產量最多的漁場,如今因為資源大減,島上居民紛紛遷移它鄉,預料在可見的未來,虎井嶼將可能變成無人島。
左:虎井衛生室 右:虎井里村落
離開虎井
左:桶盤嶼福海宮 右:桶盤嶼碼頭
左:桶盤嶼衛生室 右:離開桶盤嶼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 現在閱讀本文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2007.05.13. 虎井、桶盤 GPS 路徑圖
虎井和桶盤一樣都是由矽質玄武岩所組成,且四周都由柱狀玄武岩圍繞,雖然似乎看起來沒有桶盤的壯觀,但是我覺得虎井的玄武岩仍值得大家去一探究竟,尤其是登上西山頂東邊往低處俯看及遠眺東山更有一番滋味,不過這次去天候不是很理想,看到霧霧的一片。
離開碼頭第一個大廟即是觀音廟,虎井有兩座較大的廟,一為聚落西方的公廟「觀音廟」,另一為東方的「水仙宮」。
「水仙宮」在澎湖縣一共有五座,分別建於馬公市、嵵裡、潭邊、大倉及虎井,但虎井的水仙宮創建時間不可考,只知民國六十二年與大音宮一起重建完成。
大音宮 2007.05.13. 尚未全部完工
「觀音廟」,舊名「大音宮」位於聚落西方,虎井國小東側,地址為虎井里五號,本廟原本是供奉一尊人稱林公公神像約五坪的小廟,然而神威顯赫保佑里民,深受里民崇拜,道光十八年(1838)增奉觀世音為主神(林公公仍受奉祀,移置在觀世音後面),並擴建為十六坪,定名「大音宮」,民國廿至廿二年第二次重建再擴大,民國六十至六十二年又重建擴為126坪,廟廣場有460坪,民國七十六年再修建一次,並於民國九十四年再出火重建(廟宇重建過程儀式:出火、下基、上樑、合脊、入火、安宮及其他特殊民俗活動),於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入火。廟中有一塊『法雨慈雲』古匾,右題『光緒己卯年』,右題『船戶金復晉叩謝』,相傳光緒五年(1879)福建一艘金復晉號在海上遇大風,駛來虎井避難,船員們到大音宮祈觀世音庇佑,果然順利返航,後為謝恩專程敬送此匾,懸於前殿。(* P.171)
民國94/06/08 虎井「大音宮」『出火』,將宮內供奉神尊請出大音宮,暫時供奉『行台』重建大音宮至今(2007/11/12)已完工,並更名為虎井「觀音廟」。96/11/12上午舉行『入火』落成大典貴賓剪綵。虎井觀音廟是一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西元1790年)悠久文化古廟具有219年歷史,香火鼎盛、光照環宇、神蹟顯赫,庇佑島民及來往客商漁船航行澎湖海域平安,廟內主神供奉觀世音菩薩,虎井民眾均尊奉其為『觀音媽』。
相傳清光緒年代,福建風帆商船『金復晉』航行澎湖海域遇上狂風大浪、烏雲翻滾、閃電雷鳴,船隻隨時有翻覆危機,船員驚慌絕望之際天空紅光閃爍,突然出現一道光芒指引『金復晉』船隻駛進虎井島南面海岸,安全停泊靠岸,船員上岸後到觀音廟參拜叩謝神恩,船員見觀音媽神威如此浩大,匍匐拜謝感謝神力庇佑,祈求觀音媽庇祐船員終能平安順利返回廈門。『金復晉』船員於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專程敬獻『法雨慈雲』匾額,親自前來虎井叩謝觀音媽救命之恩,觀音媽神蹟救苦救難佳話至今仍廣為流傳在廈門與台灣澎湖的民間,當年匾額仍高懸虎井觀音廟殿上,為觀音媽佑我普羅大眾神威之見證。
據虎井蔡姓長者回憶,日本佔據台澎時代,美軍空襲,尤其虎井又是軍事要塞重地,美國軍機炸彈空襲十分頻繁,情況危急,島民性命不保驚慌失策,度日如年,某日中午美軍機又迫近虎井上空,虎井島民清晰的發現海上半空中有一婦人用身上衣襟擋住滿天投下炸彈保住虎井島民,迫使美軍機撤退不再轟炸虎井,觀音媽適時顯聖救民又添一美談。
民國五十年代近十年時光,虎井漁業興旺、漁產豐收、漁港內大小漁船數不清,居民近五千人口之多,十分鼎盛,當年少有島民搬遷出外,由此可見觀音媽給島民信心、給島民歡喜、給島民希望,造福島民真是佛法無邊。虎井觀音廟完成全部重建工程約需八千萬新台幣。所有經費均由社會熱心人士及虎井人捐贈或集資。(**澎湖時報)
過了「觀音廟」在路旁可以看見不起眼的機房,那就是中華電信機房,來到電信機房時已經十點八分了,我加快腳步往前行,在這附近有虎井的兩片小沙灘,據辭書的說明,這裡是「井仔腳」是沙質不佳的沙灘,所以沒有什麼價值,另一處在東山北岸名叫「沙垵仔」,是虎井最大的海沙地,這裡沙質較好可當建材使用,但因不肖者盜採賣外人圖利,致沙量急劇減少。(* P.167, 170)
中華電信機房 2007/05/13 10:08
虎井西山
西山的玄武岩在十年多前,在我感覺之中一直不輸給桶盤,再著,泡菜也說從虎井、桶盤夜眺馬公是很美的,我也一直想要嘗試一下,在西山第一、二個轉角處附近就是「二鼻」及「西鼻」,為什麼會這樣叫?因為二鼻是西山東北邊一個小地名,在虎井地名中,鼻就是突出的意思,所以「二鼻」就是西山的第二個突出的地形,而「西鼻」呢?當然就是西山「一鼻」囉,這個西山的「西鼻」對應的東山「鼻」點是什麼呢?就是「東鼻」,分別是東西兩山兩個對稱的地名及突出點,而東山的「二鼻」即是「東鱉仔尾」我想台語叫「東鼻仔尾」可能較相似 :) (* P. 168)
在「二鼻」附近沿著公路往上行走,眼尖的旅客一定會發現,右手邊山下怎麼有很多小小的洞(如下圖),且洞中都有水呢?原來這是在西山公路上「二鼻」一帶的玄武岩石壁上鑿有若干條相通的坑道,但是不叫八八坑道,彎彎曲曲宛若螞蟻穴道,故曰「螞蟻洞」,洞內常積水,沒有自來水的時代,村民常到此打水澆菜(* P.170),雖然我不能知道這坑道到底有沒有相通,因為我沒有什麼裝備,也沒有時間探險,不過我想這應是蠻有趣的地方,至於水能否喝?有沒有RO逆滲透的功能:P就留給有興趣的人來研究吧。
螞蟻洞
登高眺遠 看虎井嶼的村落
絕對美且具有地質公園價值的西山玄武岩地景,雖然我已經快想不起來第一次來虎井的感覺,但是我只知道虎井的美絕對不輸給桶盤嶼,至少虎井東山駐軍所在地,也是一個幾乎零遊客的旅遊處女地,這又讓我回想到第一次去虎井租車,就是誤闖營區,且那時草長的很高,蝗蟲超大隻打到臉上還很痛。
虎井嶼玄武岩地景
虎井嶼玄武岩地景 右:前方小島為桶盤嶼
下圖超像一線天,可惜人穿不過去,不過玄武岩隨時有崩落的危險,建議旅客還是要小心頭頂及腳下的玄武岩,像是在照相,不要照一照,照到被石頭K到的照片,畢竟我還沒看到縣府有在這裡立牌警示。
虎井嶼玄武岩地景
虎井的特產除了蜈蚣酒、鮮魚湯外就是不準帶走的貓公石,有人也叫貓江石(台語音)也就是蜂窩岩,故名思議,就是玄武岩表面受到差異風化,加上岩性的因素及水、風浪或生物的侵蝕而產生蜂巢狀孔洞的岩石。
貓公石(貓江石)10:27
約半個小時後,我來到虎井的第一個景點-西山漢白玉觀音巨像,之前我來時我還有印像有紅色彩帶,來到這裡拜拜是一定要的。
左:西山漢白玉觀音巨像 右:慈恩亭落成誌
慈恩亭落成誌
此亭之興建,肇始於本里旅居香港之鄉賢陳英傑先生
於民國七十七年春攜子登遊東嶽泰山時,有感於天地之浩
瀚及人間之恩德,慨然捐獻泰山漢白玉石觀音佛像一座以
回饋鄉里,並祈天下蒼生,廣被佛澤,同享太平。
佛像自山東泰山雕琢峻工轉運到此,歷時七載。千里
路迢,倍極艱辛。幸賴地方長老鄉賢多方奔走與協助;並
委請里長陳大川聯絡本地熱心人士翁登來、蔡清風、翁根
健、翁烏在、翁木勝、陳興足、蔡其長,以及建商洪朝國
等人,出錢出力,始將觀音佛像安然運抵於此。又蒙觀光
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張處長永仁策劃與經費補助,以
以地方駐軍協助綠化美化,使週邊設施一併完成。
今觀音佛像軒然昂立於此,渡化宇內眾生。吾等沐浴
佛恩之餘,更念英傑先生造福鄉里;渡已渡人之襟懷。爰
撰此誌,以昭於世。
謹此肅誌
虎井全體里民 敬識
中華民國 八十四年九月十日
(若有錯誤再請留言給我)
慈航普渡 西山漢白玉觀音巨像
西山漢白玉觀音巨像
White Nephrite Guanyin Statue On West Mountain
民國八十三年,旅居香港的鄉人陳英傑,聘請山
東業州雕刻廠的雕刻師許典學先生雕刻了這一尊
四米的漢白玉觀音巨像,並遠自泰山運來石材,
捐贈給他瞪違一、二十年的故鄉,成為西山一處
重要的觀光據點。
In 1994, a Hong Kong expatriate Chen Yin-jai hired Hsu Tien-hsueh, master
sculptor of Canton carving factory, to create this 4m high white nephrite
Guanyin Statue from material shipped from Tai Mountain. Donating it to his
homeland, the statu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t attraction at West
Mountain.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
西山漢白玉觀音巨像說明文
左圖:遠眺東山 右圖:遠眺桶盤嶼
在巨像附近即是虎井的旅客服務中心(右下圖)。這裡的景觀若是天氣晴朗往北往南向東去眺望也都是超棒的,不過今天天氣不夠好,一片霧霧的,閱讀了落成誌,接著我就要往第二個景點-南進指揮所前進了。可以看到有羊群從矮草中竄出,所以證明虎井沒有虎:D因為羊會入虎口,看牠們活靈活現,所以沒有老虎 -_- 呼好冷~~的笑話。
左圖:虎井的羊群 右圖:虎井旅客服務中心
部份資源來源(*地名辭書6,**澎湖時報)
相關文章: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 現在閱讀本文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虎井,一個有井沒有虎的小島,距離上次我拜訪虎井的時間已經快11年了。在2006年八月帶著表妹及妹婿到桶盤旅遊(詳情:Monday, August 14, 2006 2006.08.14. 澎湖 Day 1 南海之旅 )一文其中提及" 2006.08.14. 09:27我們已很接近虎井的村落(東西山間的地狹,約100公尺吧)",這個虎井嶼也有很棒的玄武岩景觀,只是似乎很多人對這個島都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提及到跳南海三島多半是跳七美、望安、桶盤,當然跳四島的話就會有了,不過若您想要去虎井,還是可以和船家談談,若真的沒船班,就搭交通船吧。
不過,虎井的交通船是早上09:30,由馬公->桶盤->虎井。近中午時11:30分由虎井->桶盤開回馬公,因此只有一個半小時不到的時間可以讓您走走,若租騎機車還可以,若您跟我一樣要拚體力的勇敢台灣倫,這時間相當的有限。
虎井位於風櫃南方約八公里,以前相傳有隻老虎,躲在一個乾涸的大井穴中, 所以叫虎井(那個傳說的虎井已被崩落的巨石所覆蓋,形成崖錐地形),不過我想這也不是真的:D ,本島是一個標準的陸連島,輪廓像一支煙斗,東西長約四公里,南北寬約一公里。由東西兩大玄武岩塊所組成,當地稱東山及西山,村落及建在中西山之間的地峽,由珊瑚碎屑及貝殼砂所形成。虎井主體係東山,最高處為61M,和東嶼坪的八卦山並列澎湖第三高點(僅次貓嶼及七美),而西山高56M,(在馬公市行政區圖中在西山北方有一北西山標高57M,)東西山表面平坦,是標準的方山地形,東北海崖下有一段整片滑落的柱狀玄武岩,島上玄武岩洋葱狀構造發達,部分岩塊因風化與侵蝕的差異,呈現蜂窩狀,稱為貓公石,是庭園造景的材料*P. 124。
虎井地名還有其它說法,虎井里原名叫做『好井』(台語斜音),那口井的位置在虎井嶼東端,在清朝雍正年間,「媽宮」(馬公市)曾有部分先民,遷居到虎井,以捕魚為業,發現島上那口井泉水可以飲用因而得名,並叫『好井』。後來所以改名為『虎井』,相傳是有一次島上一位家庭主婦帶著小孩去汲水,但不幸,那只有幾歲大的孩子因為不慎摔落井中喪命,島上先民因而改口叫它『虎井』,以示那口井是會吃人的『虎』,目的是要提醒汲水時必須防範摔落井中。
2007.05.13.是我重訪虎井嶼的日子,這一天去虎井嶼不過風浪很大,有點掃興 -_- ,不過我還是玩得很開心,我去回程都搭海安20號。
九點半之前我準時到達南海遊客中心等船,船準時的在九點半就開往第一站桶盤嶼,不過風還是有些大,到了桶盤嶼時已經是09:48了,大夥兒已在碼頭旁等候卸貨搬貨。稍做停留後很快的船前進虎井嶼,也就是這次的終點站,10:05船就停靠在虎井嶼的碼頭了,久違了虎井!
2007/05/13 09:48 抵達第一站~桶盤嶼(左) 卸貨(右)
左圖:澎湖桶盤嶼地質公園 右圖:抵達虎井嶼
2007/05/13 10:05 抵達虎井嶼
部份資源來源(*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
相關文章: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 現在閱讀本文
不過,虎井的交通船是早上09:30,由馬公->桶盤->虎井。近中午時11:30分由虎井->桶盤開回馬公,因此只有一個半小時不到的時間可以讓您走走,若租騎機車還可以,若您跟我一樣要拚體力的勇敢台灣倫,這時間相當的有限。
虎井位於風櫃南方約八公里,以前相傳有隻老虎,躲在一個乾涸的大井穴中, 所以叫虎井(那個傳說的虎井已被崩落的巨石所覆蓋,形成崖錐地形),不過我想這也不是真的:D ,本島是一個標準的陸連島,輪廓像一支煙斗,東西長約四公里,南北寬約一公里。由東西兩大玄武岩塊所組成,當地稱東山及西山,村落及建在中西山之間的地峽,由珊瑚碎屑及貝殼砂所形成。虎井主體係東山,最高處為61M,和東嶼坪的八卦山並列澎湖第三高點(僅次貓嶼及七美),而西山高56M,(在馬公市行政區圖中在西山北方有一北西山標高57M,)東西山表面平坦,是標準的方山地形,東北海崖下有一段整片滑落的柱狀玄武岩,島上玄武岩洋葱狀構造發達,部分岩塊因風化與侵蝕的差異,呈現蜂窩狀,稱為貓公石,是庭園造景的材料*P. 124。
虎井地名還有其它說法,虎井里原名叫做『好井』(台語斜音),那口井的位置在虎井嶼東端,在清朝雍正年間,「媽宮」(馬公市)曾有部分先民,遷居到虎井,以捕魚為業,發現島上那口井泉水可以飲用因而得名,並叫『好井』。後來所以改名為『虎井』,相傳是有一次島上一位家庭主婦帶著小孩去汲水,但不幸,那只有幾歲大的孩子因為不慎摔落井中喪命,島上先民因而改口叫它『虎井』,以示那口井是會吃人的『虎』,目的是要提醒汲水時必須防範摔落井中。
2007.05.13.是我重訪虎井嶼的日子,這一天去虎井嶼不過風浪很大,有點掃興 -_- ,不過我還是玩得很開心,我去回程都搭海安20號。
九點半之前我準時到達南海遊客中心等船,船準時的在九點半就開往第一站桶盤嶼,不過風還是有些大,到了桶盤嶼時已經是09:48了,大夥兒已在碼頭旁等候卸貨搬貨。稍做停留後很快的船前進虎井嶼,也就是這次的終點站,10:05船就停靠在虎井嶼的碼頭了,久違了虎井!
2007/05/13 09:48 抵達第一站~桶盤嶼(左) 卸貨(右)
左圖:澎湖桶盤嶼地質公園 右圖:抵達虎井嶼
2007/05/13 10:05 抵達虎井嶼
部份資源來源(*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
相關文章: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下)~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中)~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虎井遊記(上)~沒有老虎的小島 20070513 <--- 現在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