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西嶼,除了看看二崁、大菓葉的玄武岩之外,還有一個石碑。這座石碑訴說著二崁的居民外流的因素(雖然我無法得知,但從一些文獻可以看到一些脈絡)。
大菓葉修路碑
它位於銜接澎3及澎5間的濱海道路,因為銀河歡太茂盛,所以石碑已經躲在林中休息了。石碑上覆蓋著「地衣」(我猜應該是「地衣」吧)所以看不出寫什麼字,我在石碑上只能隱約看到「二崁」兩字,下方的碑文就看不清楚了,僅看到類似某某某捐多少錢之類的。不過有人說這是築碼頭的石碑,但是我看了又看,建碼頭的石碑應會在碼頭旁,不會在上坡路段,故修築道路可信度較高。
大菓葉修路碑
查閱了文化局的文化資產叢書6~二崁采風,得到了一些幫助。資料寫著日本佔領澎湖之後為了支援計畫中的戰爭,決定要興建大菓葉碼頭,做為漁翁島的主要聯外港埠(那時還沒有跨海大橋,所以交通以海運)。港埠完工後,更進一步的在港邊開採山坡地的玄武岩去砌築台南運河的堤岸,而留下了一大片柱狀節理十分發達的玄武岩石壁(原來這石壁是被挖去台南了)* P. 46。
大菓葉玄武岩石壁(多了一個說明告示牌)
而苦於缺少良港的二崁人於是發動募捐,來拓寬通往大菓葉的田埂小徑,並在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完工,樹立了一塊石碑來做紀念,但港埠和道路的完工,雖然便利了二崁對外的交通,但也助長了二崁居民外流。*P. 46
資源來源(*文化資產叢書6 二崁采風)
原來是這樣,大菓葉玄武岩還有這樣的故事,有機會也想去探探這築路碑。
回覆刪除Dear 需仁:一定要張大眼才會找到哦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