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澎湖‧妳的家 | Only Penghu 典藏澎湖島嶼 | 90 eye Penghu 就是愛澎湖
傾聽大地的心跳聲,我羡慕妳可以豢養滿天的雲彩 | 澎湖‧妳的家 http://etcmis.blogspot.com/
網頁
▼
星期二, 5月 22, 2007
走過中央里(II) 乾益堂中藥行 四眼井
離開了施公祠, 萬軍井 接著進入眼簾的是街內公園, 發現兩隻麻雀在嬉戲, 索性就把牠們給拍了下來. 穿過小巷, 接著就可以看到四眼井及乾益堂了.
(一) 四眼井:
*四眼井又名四孔井或四穴井, 緣由有四口井做"田"字的排列而命名之. 位處中央街北端, 是媽宮城最早之古井, 也是當時居民主要的水源.
**四眼井為第三級古蹟(類別:古井), 位置:馬公市中央里中央街四十號厝前
創建年代:明代初葉(西元1592年)
四穴井又名為「四眼井」或「四孔井」,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俗稱「上街」。
四穴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資料可查考,但是以中央街為澎湖最古老的舊街來判斷,這口井的開鑿年代約在元代,「下街」聚落發展飽和以後,向「上街」發展。
因為人民的生活不能一日沒水,「上街」先居民聚居時,應當先鑿這口四穴井做為水源及市井。
於民國六十八年勒石立簡介如右:「此井之開鑿,年代不詳但以中央對為澎湖最早之舊街,如以天后宮之創建時期為萬歷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推判,在此以前附近應已有人居住人生不可一日無水,信仰中心尚在其次故此井之開鑿,似應比天后宮創建為早,年代相當久遠」。
四穴井深約三公尺,徑約二公尺。
井口覆蓋石板,留有四個圓形的汲水口,構造十分奇特,因而得名。
據民間傳說:四穴井逢旱年不乾涸,水質清涼,本是極為優良飲水,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已變成了洗用的水井了。(本段文字 截錄自 澎湖縣政府)
今日的簡介碑文:
四眼井簡介馬公四眼井俗稱四孔井,似開鑿於明中葉,距今約四百餘年,水量豐沛.本井內徑淨寬一米四, 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逐於其上舖設長約二米二,厚約九公分之石板條六片, 並挖鑿內徑約三十六公分之井口四個,據傳中央街之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澎湖縣政府 製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立
四眼井
(二) 乾益堂中藥行
** 乾益堂中藥行(縣定古蹟)
位置:馬公市中央街四二號(四眼井邊)
創建年代:民國七年(西元1918年)
乾益堂中藥行為薛氏家族之祖厝,興建於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至今已有八十餘年歷史。建築物外觀尚稱堅實,立面有巴洛克之建築風味。
整體構造為傳統店屋形成,面窄而縱深,使用磚瓦結合木材構築。
建積約一二一、七五平方公尺。該建築物的外觀、內部以及經商業組合體為深具代表性之時代產物,受西方風格影響,殖民文化的特徵,內部構架及隔間等配置反映傳統長條街屋之地域性風格,此種複合式組合,今不復見,與中央街傳統風貌、四眼井等古蹟相互輝映,形成古街聚落保存之一環。(本段文字 截錄自 澎湖縣政府)
乾益堂中藥行
乾益堂中藥行 簡介
乾益堂中藥行乾益堂中藥行位於馬公市中央街42號, 為創辦人薛號於日治大正7年(1918)所興建。本建築物為二層樓傳統街屋形式, 面窄而縱深, 外觀樣式屬「巴洛克」建築風格。
內部構架和隔間則融合了傳統閩式與和風的作法。
營業廳的中藥櫥櫃與木構櫃檯也都與建築物有著相同的歷史。
內於建築物結構和外貌保存良好, 且位於中央街古蹟保存區內, 薛氏家族為保存本建築物為全民文化資產, 特向澎湖縣政府申請為古蹟, 並於民國88年(1999)1月15日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民國91年(2002)7月由樹德科技大學調查研究修護計劃, 民國92年(2003)6月25日由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完成修護設計, 同年10月13日由杉鴻營造公司承包修護, 並於民國93年(2004)10月15日竣工。總工程經費為新臺幣:陸佰貳拾捌萬元整。
澎湖縣縣長 賴峰偉
中華民國94年11月22日
乾益堂中藥行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 **澎湖縣政府
關聯日誌
走過中央里(III) 摸乳巷 街內公園 朝日鞋店 豆芽菜工廠 復興里 澎湖氣象站
走過中央里(I) 施公祠 萬軍井
已列入古蹟
回覆刪除還可以繼續營業喔?
hihi:我呢是一個很喜歡地毯式搜索然後把自己搞得很累的白痴。可是不知怎麼的就是改不了這個毛病。因為呢,我覺得一定可以在你的網站上找到一些好料的,所以就想把你的網誌全看過。可是---每次都東跳西跳的,因為你網頁裡真的太多資料了,我想懇求大人您指點一條迷津,告訴我怎麼做才可以慢慢的,不遺漏的看全你的網誌。甘恩阿~~
回覆刪除to ccmei(陳姐),
回覆刪除當然可以啊.. 古蹟:)也是民宅啊, 不然天后宮是不是也不能開放參觀了 :) 不過說到這個, 清風閣倒是沒給人上去了, 可能老了, 舊了.
to greenyali(老師):
回覆刪除感謝妳也有看我的blog:) 我想我們可以是很好的朋友:) 這次扛了15本的硓古石回來, 也有不錯的收穫.
我的網站好料的,我不敢說有啦, 只是我喜歡到處亂走, 把心情寫下來, 順便也為這地方記錄下一些訊息, 或許哪天我老了, 還能看看幾十年前我的記錄. 哪天或許想到我還可以集結成書(自己印)哈哈.
澎湖的老師曾說, 下次我應去拍廟宇, 然後來做個數位澎湖廟宇典藏, 這個建議很好, 不過澎湖廟宇太多, 要能做到可能要花很久的時間, 不過我這次回去, 正好拍到了許多廟的修建, 我想這很有意義.
另外, 很抱歉, 我的日誌雜亂無章, 因為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問我怎麼找?, 我也回答不出來, 若請老師看關鍵字, 但關鍵字每篇文章又有限, 我不可能全數打上去, 我看從日誌檔案櫃找妳有興趣的可能比較快吧.
其實澎湖的東西還真多, 因為發展的早, 有很多資料依不同來源又彼此有衝突, 所以我也希望若有錯誤或有不同意見的, 再請大家告訴我. :)
好吧!!
回覆刪除唉~~
我只好慢慢看囉~~
總之~就是日誌檔案櫃是吧!!
greenyali老師: 不好意思耶, 不過我想妳和我一樣比較喜歡生態吧, 小島的話, 等我日誌寫完我會把小島的部份移到澎湖島嶼介紹那(我的澎湖 penghu). 至於其它的部份, 不好意思, 就請妳翻翻找找了. 自助旅行日誌的話我也有整理, 不過, 還在2006年的20幾篇(放在 go penghu 澎湖旅遊必備). 其實等我有空, 我會把日誌整理成比較有系統的分類, 分類: 村里, 廟宇, 生態自然, 島嶼, 遊記等. 不過現在沒有空 :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