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5月 27, 2007

走訪湖西-尖山

離開了裡正角,由縣道202終點往西北轉西騎,很快的就進入尖山村了。
往海邊騎進去,穿過小巷來到尖山海濱公園旁的觀海亭,其實尖山除了尖山發電廠的三根彩繪煙囪外晚上會閃著閃著,尖山有什麼特別的景點,我還真的說不上來,因此尖山多半只有路過的旅客。

有啦有啦!我想到了,尖山外海有兩個90島嶼中的鼓架嶼香爐嶼
不過這次潮汐的問題鼓架嶼應沒折了,而香爐只能隱約看到了。

在這觀海亭看著看著不知道到什麼就往回騎回龍門的漁港了,在那看看,拍拍照,騎回尖山電廠時也拍了一張龍門觀音宮(還沒蓋好),離開觀音宮後,機車噗的衝向台電的尖山電廠
觀海亭
觀海亭
前方這片就是鼓架嶼?
前方這片就是鼓架嶼
事後村民口中證實,這不是鼓架嶼,而是東塭
尖山漁港及尖山電廠
尖山漁港及尖山電廠
龍門、尖山漁港及尖山電廠三根煙囪
龍門尖山漁港及尖山電廠三根煙囪
尖山客貨碼頭
尖山客貨碼頭
龍門觀音宮
龍門觀音宮 

(一)龍門觀音宮有關於觀音宮的簡介,以下文字截取自澎湖無線FUN之宗廟之旅-觀音宮
所在地:湖西龍門村120號
創建年代日期:確實創建年代已無資料可證,惟透過村中長者口述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教別:佛教
主祀神佛:觀音佛祖。
祭典日期: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
---
觀音宮坐北朝南,地處聚落東南方,清乾隆丙辰(1736)原為福德廟,丁卯年(1747)農曆六月十九日奉迎觀音大士入祀,道光丁亥年(1827)改建為觀音宮,現廟貌為民國五十三年(1964)農曆九月十九日所興建落成。(* P264)
---
PS. 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年底辦理整修迄今,我猜應是重建,因為和圖資照片已不同。
位於澎湖縣湖西鄉尖山村29號之2的台電尖山電廠及三根煙囪

位於澎湖湖西尖山村29號之2的台電尖山電廠及三根煙囪

以下說明文字引用 走讀台灣
位於馬公第二漁港附近的澎湖電廠因機組老舊,已無法滿足地方上的需求。民國八十二年初,台電乃另覓新廠增建機組,選定澎湖縣湖西鄉尖山村進行建廠計畫。尖山電廠合計總裝置容量十二萬瓩,可充裕澎湖地區電力之供應。尖山發電廠沿廠界週邊設置三十公尺寬之綠帶,全廠區植栽綠化,面積達四點五公頃,為一座公園化電廠;該廠並設置各項環保設備,將廢油回收處理再供機組使用,另廢水回收處理後則供植栽灌溉使用,兼具環保及節能效益,此外,為使該廠機組及民生用水自給自足,該廠利用機組發電後的廢熱,經鍋爐產生蒸氣,供海水淡化機組每天製造六百噸淡水,以減輕澎湖地區的供水壓力。

有關兩個無人小島:
鼓架嶼:九十小島之一;其實應稱鼓架礁,村民以"ㄍㄡ/ ㄍ一\"(台語發音)”稱這個岩礁。
鼓架嶼位於尖山村南(尖山海濱公園及觀海亭南),由八個大小不等玄武礁岩所成,外觀就像放置大鼓的支架而得名,今海蝕及採石破壞外貌已不復當年。(* P.259)
PS. 但就我詢問當地村民,縣府地政局的資料"鼓架嶼"(音為:"ㄍㄡ/ ㄍ一\")可能有誤,標記點的岩礁應為村民俗稱的東塭(音為:"ㄉㄤ ㄨㄣ\ ㄚ"),我翻成東塭,而鼓架嶼則在其西南方,東塭實際上有巨岩(亂石),比扣除掉燈杆高度的鼓架嶼還高,衛星圖也較清楚,故有可能被誤認,且東塭退潮可以步行而至,而鼓架嶼大潮還需要涉深水甚至游泳才可以到達。

香爐嶼:六十四島暨九十小島之一;在鼓架南方海中,由五塊礁岩組成,但卻是澎湖六十四島之一,台灣府志中記載著「香爐嶼:嶼有三層,形如香爐....」故島名即形容其外觀,起霧時的景色優美是澎湖八景之一。(* P.259)

下一站呢?往西到林投去。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6
相關文章: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湖西、鳥嶼尋島路徑圖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初訪 溪塭, 鼓架嶼,白賊嶼, 龍頭礁 四島

走訪湖西-龍門(II)-裡正角

裡正角,我最愛的澎湖景點之一。十幾年前,裡正角就是我在澎湖最愛的景點之一,不過,十年多前裡正角一點都不紅,遊客問了也不知道裡正角是什麼,就連現在問馬公的朋友,也有人不知道裡正角在哪裡。
其實裡正角很靜,又沒有光害,應說很暗,很適合看星星,之前獅子座流星雨時我在澎湖工作,就來這裡看流星,紅色的火流星到現在也還在我的腦海中,在這裡;看到流星不必說~啊~一顆,因為沒什麼,看到一顆而已 :P 一顆是小咖!
這裡看流星,我想和馬公市山水海灘,西嶼西台古堡望安天台山網垵口海灘比起來一定沒有輸,因為那些地方我都看過星星,但是感覺就沒裡正角棒,只不過裡正角在之前岸邊有一堆垃圾,有時候燒垃圾很臭,後方又有墳墓。
裡正角除了夜景、流星、星空和帶狀的星海,吸引我外,就是海濤聲,躺在那聽海壽絕對是一大享受。除了夜晚,白天呢?白天有趣的更多了。
退潮時人面海的左前方沙灘前的岩岸潮間帶就是美麗的地方,珊瑚、小丑魚許多生物也看得到,海參、海葵、海膽及陽隧足就不必說了,滿滿的潮間帶(不過有時間性的)。
漲潮後就是要看湧浪啦,看在沙灘前看著前方海蝕平台潛礁被波波的湧浪拍打著,濺出近半尺高的浪花。

前往裡正角自行車步道旁的牛
前往裡正角自行車步道旁的牛

從自行車道轉往202終點再往下的小徑騎就可以到裡正角了,騎到裡正角後我再往海堤騎去,騎到路的盡頭,在那可以看到遠方的海面有個漁人在釣魚耶。
裡正角東南邊的漁人
裡正角東南邊的漁人

往回騎到海灘入口處,那裡有個小廟,被寫著違建,破壞的支離破碎,地上還寫著 勿丟垃圾 乾靜環保(按:這很靜了,不必再靜了,要靜也是淨啦),往前望去,就是令人舒服的大海,海很清澈,這感覺和以往一樣,超棒的!雖然潮間帶已被大海覆蓋,不過這樣生生不息的感覺才是我希望的,去年的八月十六日,我才和Eric & Julie到潮間帶玩得不亦樂乎呢,這個地方也約十年前也有帶Julie來過潮間帶呢!快十年了,這次是帶著她老公來這美麗充滿活力的潮間帶旅遊,希望之前毒魚的風波、後毒能儘快的消失。
還我美麗、生氣盎然的裡正角!!!!
裡正角海灘
裡正角海灘
無言的違建小廟前地板寫的 勿丟垃圾 乾靜環保!天啊是乾淨吧
被寫著違建小廟前地板寫的 勿丟垃圾 乾'靜'環保 ...無言
裡正角海灘-讚!青藍色的海水-讚!潮間帶-讚讚讚!
裡正角海灘-讚!青藍色的海水-讚!潮間帶-讚讚讚!

離開沙灘往上騎,發現岔路有工程車的痕跡,不知是否又是人為破壞或是要大興土木的前奏?媽祖啊,請保佑這塊美麗之地,願它不要再被破壞。
往海灘的小路分岔處,大興土木?
往海灘的小路分岔處,大興土木?

再往上騎一小段路就到了裡正角景點之一:裡正角明治二十八年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 與 台灣光復紀念碑。這個不是很起眼的地方,門口寫著信義 和平的白字,十年多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這會是古蹟耶,89年這碑被列為縣定古蹟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古蹟吧! :D
裡正角明治二十八年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
裡正角明治二十八年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

---
以下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
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等級:縣定古蹟
類別:碑碣
位置:湖西鄉龍門村
創建年代: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
中日甲五戰爭,我國敗於日本,訂立馬關條約,允許朝鮮獨立,並割台灣與日,台、澎人民竭力反抗。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日軍伊東中將,率領十二艦向林投澳進發。轟擊焦拱北砲台。拱北砲台還擊,不能在林投海岸登陸,乃排列四艦於龍門港之裡正角,以艦上大砲,掩護「混成技隊」四艦官兵登陸。
向太武山南推進,本碑由龍門裡正角登陸後所立之紀念碑。原日軍所立之紀念碑主體約可分為三段構成,今只剩上部,後期 増作碑基,平面為四方形,約一公尺見方,高約二公尺以花崗岩建造,位於路旁,其旁有一土地廟,據稱廟址方為紀念碑原址,基地範圍已砌築圍牆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之紀念碑。
民國三十四年日軍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後,豎碑處被建為土地廟,碑文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
---
以下資料來源:澎湖縣文化局
創建年代 光緒21(1895)年
古蹟等級 縣定
類別 碑碣
古蹟公告時間 民國89年1月28日
開放參觀時間 全天開放
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良文港段619-1號、623-1號
甲午戰爭,清日雙方商訂馬關條約之際,日本於光緒21(1895)年3月23日,由伊東中將率領十二艘軍艦向澎湖澳進發。
第一波日軍原經由林投登陸,受到拱北砲台還擊,不能如願,乃改派四艦於龍門港,以艦上大砲,掩護「混成枝隊」官兵登陸裡正角,向太武山南推進。日本佔領澎湖之後於龍門裡正角立碑紀念。紀念碑主體,高約二公尺以花崗岩建造。基地範圍已砌築圍牆,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的紀念碑。戰後原碑被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後來不知何故,石碑被棄置在路旁,原址改建為一座土地廟。目前政府已將原碑扶正,並樹立在土地廟東側圍牆邊。
---
以下資料來源:文建會 台灣大百科全書
【古蹟類型】石碑
【古蹟等級】縣定古蹟
【古蹟位置】湖西鄉龍門村
【古蹟建造者】谷口、竹下康之
【興建年代】大正13年(西元1924年)
【歷史沿革】中日甲午戰爭後期,1895年3月15日日軍混成枝隊自日本佐世保出發,經琉球、臺灣東岸海岸、臺灣南端海面,然後北上,3月20日抵達澎湖八罩島附近停泊。
3月23日,伊東中將率領艦隊向澎湖進發。
第一波日軍原經由林投登陸,受到拱北砲台迎擊,不能如願,乃改派四艦於龍門港,以艦上大砲,掩護「混成枝隊」官兵登陸裡正角,向太武山推進。
日本佔領澎湖之後於龍門裡正角立碑紀念。
該碑為大正13年(西元1924年)3月23日設立,費一千餘圓,要港司令官谷口與澎湖郡守竹下具名。
【古蹟特色】原日軍所立之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主體約可分為三段構成,今只剩上部,後期增作碑基,平面為四方形,約1公尺見方,高約2公尺以花崗岩建造,位於路旁,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臺之紀念碑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日軍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原碑文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後來不知何故,石碑被棄置於路旁,原址改建為一座土地公廟。
目前已將原碑扶正,並豎立在土地公廟東側圍牆邊。
---
由上面文章可以得知,立碑時間有1924及1895之說,派艦進攻數也有七艘(地名辭書:以七艘軍艦五千多兵力攻打澎湖,三月廿三日中午十一時卅分登陸)、四艘之說,您覺得呢?我是覺得1924較可能,因為1924紀念1895事蹟比較可能,不過再怎麼樣改立碑文,人家登陸我們改成光復,這也算是一項特別的事蹟吧(沒辦法說是創舉吧),這事蹟一樣也發生在林投 -_- 服了你們:D。

後記,在寫這日誌同時,為了更瞭解這裡,且資料有落差,我印像中這次從文化局扛回的硓古石中有提及,翻了一下2002.09.硓古石第28期P42. 寫到1895.03.23. 日光緒21.02.27. 是乙末中日澎湖之役的第一日......最後一段:03.23 11:30 AM,通輸船駛近陸地,步兵開始在裡正角西方約1400公尺的海濱登陸(P.43 的裡正角看起來比較似現在的東鼻頭,而登陸地點就是現在小廟前的海灘/礁岩),砲台對登陸點開砲......下午一時,兩個中隊人員登陸完畢...。P54-55.提及乙未中日澎湖之役的史蹟中提及了良文港上陸紀念碑今昔,第一個就是1924年(大正13年)3月23日豎立費1000餘圓,要港司令官谷口與澎湖郡守竹下具名的日軍上陸紀念碑,不管如何,歷史就是歷史,留給研究學者吧 :D。
裡正角明治二十八年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與台灣光復紀念碑
裡正角明治二十八年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與台灣光復紀念碑

A~~下一站呢?去哪?
尖山

相關文章: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請愛惜澎湖的人文、歷史文化資產

走訪湖西-龍門(I)-後灣、青礁尾、東鼻頭、福德古井

2007/05/09 12:05 PM離開菓葉灰窯,沿著濱海小徑一路由菓葉村往龍門村騎,很快的不到十分鐘,我穿越了後灣這個美麗的沙灘,在冬天風浪大時常有國外旅人在這裡衝浪玩風帆,後灣位於青礁尾東鼻頭西北側,是一處玄武岩質的小海灣,不過現在覆蓋著大片的沙灘,後灣又稱後灣港,因為處在東北側海崖所以又叫後灣
青礁尾係位於東鼻頭的西北側海邊,屬海蝕平台,在冬末春初季節會滋生許多綠藻,使岩礁上染上一片綠;故名。
東鼻頭裡正角的東邊,處整個東側海岬,玄武岩海崖高度平均約有七公尺又位居東側海岬,故稱東鼻頭
約於12:14 PM我抵達了福德古井(位於後灣東南,青礁尾東鼻頭之北);此廟是民國74年(1985)由村民林正男所發起興建,供奉由海上漂至此之福德正神金身,廟口並有一口圓形的井-「福德古井」。(* P263)
福德古井
福德古井

福德古井旁就能看到查母嶼燈塔的標示牌了,告訴遊客對面那座遠眺似一個女人平躺在海面胸腹分明的島嶼就是查母嶼了,它是澎湖極東之島嶼,島上有一自動燈塔,夜航時可以隱約看見燈塔投射出的光影,此島又稱「南嶼」而相對應於「南嶼」的就是「北嶼」-查埔嶼,其實兩個島嶼都可以在福德古井的外海看到,至於查埔嶼查母嶼會再另篇介紹。
古井旁的標示牌,告知遊客對面就是查母嶼(查某嶼)
古井旁的標示牌,告知遊客對面就是查母嶼查某嶼
遠眺查母嶼(查某嶼)
遠眺查母嶼查某嶼
遠眺查埔嶼(查坡嶼)
遠眺查埔嶼查坡嶼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

走訪湖西-菓葉(II)-菓葉灰窯

離開了菓葉觀日亭及漁港,我往南騎到了菓葉灰窯
灰窯;菓葉灰窯為目前全縣僅存的遺跡中,最為壯觀也是最具特色的產業建設 ;菓葉灰窯也列於2006年澎湖縣新增登錄歷史建築名單內:「湖西 菓葉灰窯」,是澎湖早期營建材料的生產方式(1960)。(見本篇: 2006年澎湖縣新增登錄歷史建築(補貼) )。

菓葉灰窯,位於菓葉港南方,這個地方,我在十幾年前完全沒什麼印象,可能太不起眼了,也可能是我眼睛太小,現在變成一個湖西鄉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了。

以下就是菓葉灰窯的照片,由下方路面上往高地的灰窯拍上去。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位於灰窯旁有一口幾乎看不到水的一口井,不過旁邊的植物仍生意盎然,植物似乎一直往井的深處探去,似乎告訴著我們,來量量我的深度吧,不過我沒帶皮尺 :D。
菓葉灰窯的井
菓葉灰窯的井
菓葉灰窯
爬上菓葉灰窯

爬上灰窯後可以俯視菓葉東面的海面及將北面漁港的景色盡收眼裡,我想在這裡看日出應也是很美的吧,就和在漁港海堤看日出一樣,很美!
菓葉灰窯
前往菓葉灰窯最高的建築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在這高地上仍可以看到綻放的天人菊,雖然目前不是很多,但是還是可以看到它們的在斑白的地上與東北季風及炙熱的大太陽拚命的痕跡。
菓葉灰窯天人菊
菓葉灰窯地面上的天人菊零星的散落
菓葉灰窯天人菊
菓葉灰窯地面上的天人菊零星的散落
菓葉灰窯天人菊
菓葉灰窯的天人菊

遠方的蔚藍海岸吸引著我的目光,不過這個崩塌大洞仍是告訴我,我老了(實際歲月我並不知道,但由文化局公告的資料這灰窯約超過40年的歲月),要小心走過去,別摔下去。
菓葉灰窯頂損壞崩塌處
菓葉灰窯頂損壞崩塌處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小心翼翼的繞過崩塌的大洞可以看到遠方就是白沙仔及龍門白沙仔後更遠之處就是後灣
菓葉灰窯頂損壞崩塌處小心翼翼的繞過崩塌的大洞可以看到遠方就是白沙仔
菓葉灰窯頂損壞崩塌處遠方就是白沙仔及白沙仔後
菓葉灰窯
菓葉灰窯

接著我準備騎上機車前往下一站-龍門

走訪湖西-菓葉(I)-菓葉觀日

離開了北寮,往南寮騎去,下個村落就是湖西鄉的菓葉村,這個村的特色除了也是小漁村外,有著大眾熟知的兩個景點:(1)菓葉觀日(就是看日出啦,因為位處本島東方,不過最東是龍門的東鼻頭;及在觀日亭前的石滬。另一個大景點就是 (2)菓葉灰窯,這篇我先來說說菓葉的第一站-菓葉觀日,下一篇再來說第二站-菓葉灰窯

菓葉村位於湖西龍門村北方,南寮村的東南方,西南方毗鄰著尖山村而東面著廣大的海域,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

菓葉村是由於聚落西北側坡地,生長一大片俗稱菓葉樹的黃槿而得名,此片菓葉林由現在的菓葉國小與聚落間的小山丘向北延伸,四季長青,十分茂盛,名為小菓葉澳,和西嶼的大菓葉澳有所區別。聚落南側坡地出露一片史前文化遺址,顯示史前人類在這片土地上活動的概況(* P268)

菓葉東南方的白沙仔位於尚角的東南,這一海岸有一片潔白的白色少灘,是菓葉龍門村的村界也是戲水的好地方。

前往菓葉的路途中,在一墓旁看到天人菊及百合花就隨手拍了下來。
墓旁的百合
墓旁的百合
墓旁的天人菊
墓旁的天人菊

沿著自行車道往前走,菓葉就到了,自行車道許多地方還是一堆沙子,騎自行車還是小心點,不過冬天要來這騎的話?我想免了。
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

很快的進入村落,穿過國小及聖帝廟許氏家廟、玉皇宮就可以到達漁駐所,看到菓葉觀日的'扛棒'了,十幾年前我看日出時都跑到漁駐所旁的海堤上,向東巴望著看由海平面跳出來的太陽,不過好久沒這樣做了,就算是在高雄七樓露台也只能看到太陽從一堆房子頂端跳出來,那感覺都不同了。
菓葉觀日
菓葉觀日

往北一點,觀日亭就在那裡,在那裡可以往東看到美麗的石滬。
菓葉觀日樓
菓葉觀日樓 我叫它菓葉觀日亭

雖然潮水漲了,但是美美的單滬還是可以看得見,因為這裡的海水很清很清,還有美麗的白色沙灘,在這裡戲水弄潮很棒的,又可以眺望遠方的漁權島:查埔嶼查坡嶼)。
觀日樓前海中的單滬房石滬
觀日樓前海中的單滬房石滬
菓葉沙灘
菓葉沙灘
菓葉漁權島-查埔嶼(查坡嶼), 在兩單中間遠方處的小島
菓葉漁權島-查埔嶼(查坡嶼), 在兩單中間遠方處的小島

(一)菓葉聖帝廟有關於聖帝廟的簡介,以下文字截取自澎湖無線FUN之宗廟之旅-聖帝廟
所在地:湖西果葉村102號
教別:道教
祭典日期:農曆6月24日
**PS. 關於關公的生日,全省不一。有的以正月十三,有的五月十三,有的六月廿四日(聖帝廟即是這一天),官方自明代開始定於每年的五月十三日祭祀 。
簡史(經過與沿革如有碑文請將碑文抄錄):
聖帝廟重建碑記大中華民國挺子小陽本廟告乘之際囑以作文以繼之予查乎本廟無碑既可稽不知經使何年據聞首建在雍正年間坐乾向巽迄今貳佰伍拾寒暑有餘恭祀文衡聖帝為主期間重修必數惟可考者乃民國二壹年申之重修也 年以來蟻蝕棟樑榱朽梲柱廟貌剝落實難觀瞻境民有鑒於此心雖戚而力不足幸旅台人士許江水先生於民國伍拾玖年庚戌冬倡邀六甲鄉老相商議決每甲選任重建委員參人組成重建委員會快哉壹唱百和隨訂重建組織規程辦事細則分配工作任才量募捐籌建爰于民國辛亥卜迪吉瑞月貳捌折卸改坐乾兼亥增高擴大季春三月起基剪梁梅月拾捌日上樑興工築造翌年菊月厥工乃峻未克巍峨壯觀刻畫簡陋堅固專以水泥大理石為基特選優良樟檜充為梁棟以免再有蟻蝕之虞謹擇小陽拾伍入火安廟落成重建所需經費款項皆隨緣樂輸無強制貧困之苦意美法良頗足用就可今慶落成故勒其事於厓畧籌貞珉以垂不朽俾後世有所考焉視為記。
民國61年重建 民國80年再重修建

廟中有一方在道光癸巳年(1833)良月朴街怡成號謝的匾額「日星河嶽」,現廟貌為民國八十年(1991)荔月興工,同年陽月竣工,並於同年陽月九日入火,舉行落成大典 (* P270)

(二)菓葉許氏家廟
湖西菓葉村103號,坐西朝東和聖帝廟相鄰,由家廟正門的淡青門聯就可以瞭解許氏祖先的輝煌歷史「一門幸萃有冠裳世代幾沾漢寵 九族但存乎親睦海濱即見堯封」,家廟肇建於乾隆26年(1761),於27年完竣,現在廟貌是民國六十二年(1973)興工,六十四年梅月竣工,並舉行落成大典,諸多匾額中以嘉慶二年(1797)六月為職監許樂三立的「好義為福」最為珍貴。(* P270)
三扇鮮紅色大門分別寫著: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金山澎水,而廟前的龍柱也是十分的美觀。


(三)菓葉村 玉皇宮:
坐落於聖帝廟許氏家廟後,坐西朝東,是一五關間三層結構殿宇。(* P271)
玉皇宮(後)許氏家廟(左)聖帝廟(右)
玉皇宮(後)許氏家廟(左)聖帝廟(右)

部份資料參考 *澎湖地名辭書.

12年前後番黍仔尾嶼的照片比較

12年的番黍仔尾嶼比較, 除了潮汐不同外(2007年已漲潮, 石滬較不清楚, 但仍能看到)。
白藍色的沙少了, 多了綠色的植被. '番伯'變小了... -_-
2007.05.09. 11:29 AM 奎壁山上俯看番黍仔尾嶼(往左拍)
2007.05.09. 11:29 AM 奎壁山上俯看番黍仔尾嶼(往左拍)

1995.09.24.奎壁山上俯看番黍仔尾嶼 (往右拍)
1995.09.24.奎壁山上俯看番黍仔尾嶼 (往右拍)

星期六, 5月 26, 2007

走訪湖西-奎壁山(III)-上奎壁山

阿伯,你紅了啦,那時經您同意照了這張超讚的照片,不好意思我把你放在Google Blog了(未經您同意), 我想若google blog有時代風雲人物精選我一定投您一票。這個阿伯就是在 走訪湖西-奎壁山(II)-赤嶼 篇提及的神祕人物~拾貝阿伯。

往觀景台走時,正好遇到一個澎湖人帶著一群五六個台灣來的中年男女前往赤嶼,台灣的旅客問我這是哪?我親切的用台語告訴他們,這是赤嶼,那是奎壁山,這屬北寮,那個是溪塭,那個是番黍仔尾嶼,後面兩個小島是....聽了那群旅客傻眼,那個澎湖人也呆住,那個澎湖人問我是哪裡人,聽我說話腔調又不像澎湖人,台灣的朋友就說對啊,他的腔調有一種音很重, -_- 我是台南市人啊,誰說我的調怪了啊 (怒火),還問我那一根根的是什麼?我說低竿網(我很心虛的說,因為立竿網和柵網我不能很肯定,雖然讀過洪老師的走過潮間帶,不過也好久了)我只是告訴他們,功能就像是石滬,又問我說去那個島要多久,我說這潮水在漲,他們大驚說那危險,那不要去了,以免走不回來,我跟他們說不急啦,你們走去約五分鐘上島,繞一圈回來約十五至廿分,再走回來五分鐘,這潮汐沒那麼快把步道覆蓋,安全啦,順便告訴它赤嶼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岩脈海蝕洞海崖壺穴...可以去看看。走著走著就遇到了阿伯,和阿伯從步道聊到觀景台,一直聊到那群去赤嶼的旅客又安全的走回來。

阿伯應就住北寮村,因為我在北寮村的村落上還遇到他,他一直會想我是不是迷路了?不是啦,我是想,我應去奎壁山西邊照相後再上奎壁山(東邊)啦,阿伯聲音很豪爽,言吐風趣和我從5/9/07 10:50 AM聊到5/9/07 11:18 AM近半個小時,就站在大太陽下,從步道走回觀景台,我也問他幾年前在這附近發生溺斃的事件,我一直也存疑這裡真的能溺斃嗎?會不會是番黍仔尾嶼,他道了原由及他的想法,但確定的是-地點是在赤嶼,這令我大驚,難怪乎 愈危險的潮間帶愈不會發生意外,反到是看起來安全的路線才會意外不斷。
5/9/07 10:50 AM 遇到的阿伯
5/9/07 10:50 AM 遇到豪邁的阿伯

看看阿伯的籃子,螺不是很多 :( 老人家還要那麼辛苦在大太陽下大海中撈那麼久,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老人工吧 ,ㄍㄨㄟ ㄌㄨㄚ\這個礁岩也是阿伯告訴我的,問他國語怎麼說,他大笑我也不知道 :D。
阿伯的籃子
阿伯的籃子

阿伯還告訴我這些網的功能,網捕魚運作的方式,回來看看書,我想應是低竿仔網(低竿網)沒錯吧?待我再問問洪老師。
低竿網
低竿網

離開阿伯及觀景台,騎往南北寮漁港旁的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看看,一樣是碧海藍天好美呀。
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
奎壁山西北角白色珊瑚貝塚沙灘

回頭將機車停好後走坡道上奎壁山看看吧,十幾年沒上去了,不知有沒有改變,據說有狗...之前還咬傷人,小心點好。
爬坡-奎壁山
爬坡-奎壁山,用走的啦....

走著走著至高點到了,看到塔台了。
奎壁山至高點
奎壁山至高點

沒有狗?還是狗去溜達了?沒關係,看看番黍仔尾嶼吧。
奎壁山下番黍仔尾嶼
奎壁山番黍仔尾嶼

再看看東南方的赤嶼溪塭,原來這石滬也那麼美哦~
奎壁山下赤嶼及溪塭
奎壁山赤嶼溪塭

奎壁山上往北東南看的觀景都超好,下圖可以看到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及ㄍㄨㄟ ㄌㄨㄚ\。
ㄍㄨㄟ ㄌㄨㄚ\及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ㄍㄨㄟ ㄌㄨㄚ\及赤嶼步道和番仔石

下圖就是番仔石,那是阿伯跟我說的,番仔石是一向北延伸的玄武岩流之中大顆的石頭,岩中含有擄獲的橄欖岩團塊,且十分密集,有人說番仔石像隻大烏龜,不過這次我沒走過去,待下次再去看看吧。
番仔石
番仔石

奎壁山的瞭望塔不清楚他的功用是什麼,因為它也不是最高處,說升旗台也沒有旗竿,不知是什麼,不過走上去看看吧,我想景觀更美吧。
奎壁山的瞭望塔
奎壁山的瞭望塔

看到......有人在'肚姑',可能太累太熱了吧 :) 不吵你,你繼續哦~
瞭望塔旁的瞭望台
瞭望塔旁的瞭望台

準備去下一站菓葉了....... 最後還是放棄從奎壁山上爬下山下的貝殼塚. 回到停車處再看看, 觀景台下整片的沙灘似乎愈來愈小片了? 不是是否是錯覺?

奎壁山下的赤嶼溪塭、ㄍㄨㄟ ㄌㄨㄚ\、番仔石